鉅大LARGE | 點擊量:838次 | 2019年03月19日
新能源汽車投訴量持續上升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猛,然而涉及新能源汽車的投訴也日漸增多。
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執行秘書長李陽近日透露,根據相關數據,從2015年到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投訴量持續上升,其中70%以上為質量類投訴。
續航里程不足
續航問題一直是新能源汽車投訴的重點問題。
記者在第三方汽車品質評價平臺“車質網”上看到,關于續航里程驟降、充電時間過長等問題成為了新能源汽車投訴的熱點,特別是在嚴寒工況下續航里程往往出現大幅度的衰減,“冬天不敢開暖風”成為了不少新能源車主的常態。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影響續航里程的主要原因即是“三電”(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李陽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的投訴中,電池投訴達64%,電機達18%。
盡管一些企業提供6年/20萬公里的質保、8年/15萬公里的質保服務,但并沒有足夠的法律依據對其強制執行,企業具有較大的自量權。如果企業推卸責任,消費者便沒有維權的依據,而冬天續航里程下降往往被商家視為正常的現象。
另外,在60km/h等速巡航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常常被車企當作宣傳的噱頭,也遭到了不少車主的詬病。作為理想條件下的續航里程,往往要比綜合工況下的續航里程高得多。例如,蔚來ES8宣傳的理論最大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但其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僅為355公里;北汽新能源EX5宣傳的最大等速續航可達520公里,但綜合工況下續航里程為415公里。
拖延交付時間
3月11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18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汽車產品投訴情況分析》報告顯示,比亞迪、奔馳、寶馬位居汽車品牌投訴榜單前三名。從中消協公布的投訴數據來看,關于訂金的投訴高達107起,關于拖延提車的投訴11起,均涉及到交付問題。
購買了比亞迪元的李先生告訴財聯社記者,他選擇了比亞迪元的頂配款,當時便被告知“無貨”,在交付訂金并等待了5個月之后,李先生簽訂了購車合同并交納了全款。隨后他又等待了約1個月的時間,才提到新車。有比亞迪內部人士曾表示,“消費者提車周期太長,主要是電池產能受限所致?!?/p>
造車新勢力在交付問題上更是投訴的“重災區”。2018年9月的交付儀式上,威馬汽車CEO沈暉聲稱的“年內交付1萬輛車目標不變”,使不少消費者對威馬汽車信心大振。
但威馬并未完成交付1萬輛的承諾,全年總上險(保險)車輛數僅4000多輛,與預期相去甚遠。沈暉接受采訪時坦言,截至3月7日,威馬汽車的產量才完成一萬輛的目標,交付已經讓他焦頭爛額,甚至沒時間詳細規劃威馬上市計劃。
此外,已經在2018年底完成一萬輛交車目標的蔚來汽車,也晚于最初承諾的交付時間。而另一家造車新勢力奇點汽車,交付時間一再延后,迄今還未開始交付。
約6%缺陷車輛被召回
去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依然保持著高速增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127.05萬輛和125.62萬輛,同比增長59.92%和61.74%。而截至2018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6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1.09%。
然而另一則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提供的數據卻不容樂觀。2018年新能源汽車共發布11次召回公告,累計召回約13.57萬輛。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最近三年新能源缺陷汽車累計召回約15萬輛,約占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的5.7%,也就是說,每100輛行駛在路上的新能源汽車,便有近6輛因出現質量缺陷問題被召回
其中,北汽新能源、眾泰汽車和比亞迪分列召回數量的前三名,自主品牌北汽新能源、眾泰汽車、比亞迪、力帆汽車、江淮汽車共計召回車輛12.1萬輛,占整體召回數量90.9%。
今年1月,奇瑞召回8580輛瑞虎3xe純電動汽車,也是2019年伊始第一個召回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中國乘用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質量的提高,需要由市場來決定,由消費者來用腳投票?!耙恍┬履茉窜嚻笞非螽a銷量和積分,不重視質量問題,傷害到消費者的利益。因此在新能源市場,政府應該減少干預,把決定權交還給消費者?!?/p>
下一篇:新能源車后期養護費用比燃油車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