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81次 | 2019年03月16日
官方統計數據低調披露電動汽車廠商數量
我國究竟有多少家新能源汽車生產廠商?這或許可以稱之為汽車行業終極謎題。
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從未沒有發布過具體數據,這也導致市面上出現過各種各樣的數字。比如2018年年中時,《華爾街日報》的一則報道中稱中國有487家電動汽車制造商。由于這個數有零有整,其可信度無形中大大提升,因而一度被廣泛應用;但要特別強調的是,上述報道中并沒有給出數據出處,亦沒有界定“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概念內涵。
這個謎題,在這一周有了初步的答案。3月11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中心發布了一則新聞稿,宣布接入該平臺的新能源汽車數量突破200萬輛。
這則新聞稿里最重要的信息是這句話:“國家平臺累計注冊整車企業635家,成功注冊整車企業的有486家”。
考慮到這個平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核實各個廠家售出的新能源汽車行駛里程數,并以此為準申請國家補貼;且工信部有明文要求各生產企業必須接入該平臺,我們可以合理得出這樣一個推論:我國共有635家整車企業具備生產新能源汽車的資格!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這一點可以從其另一篇新聞稿中得到證實,3月11日時該平臺宣布1家新公司通過了它的審核:河北長安汽車有限公司。這家企業在3月8日剛剛拿到工信部批準其生產電動汽車產品的《公告》。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合理地認為,所有的電動汽車生產企業都會申請加入這一國家級平臺。
要強調兩點:
1、上述635家、486家等數據,截至日期是2019年3月11日,因此《華爾街日報》文中數據,不敢說是錯的,但它的統計口徑肯定與我國官方的統計口徑不一樣;
2、上述635家企業應當指的是具備《公告》的企業,并非僅限于乘用車企業,還包括新能源汽車客車、新能源專用車生產企業。其中可能的例外,是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等尚不具備資質,但由于采用代工生產而使旗下產品進入《公告》的企業;其他一些還沒有實現量產的新造車企業,肯定不在其中。
上一篇:電動汽車壟斷日內瓦車展
下一篇:新能源補貼新政最新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