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57次 | 2018年12月04日
貝殼中提取新材料能夠推動鋰電池產業的發展?
記者隨“發現雙創之星”大型主題報道團前往舟山,在那里見到了一批批在群島新區創業的夢想制造者。
他們,有的來自從貝殼中提取新材料的創新企業;有的來自研發、設計新型船舶的設計公司;有堅守海水養殖領域多年的人;有從國外引進高新技術的治水企業。
從他們身上,能感受到一絲絲海洋氣息。
中科立德:貝殼中提取新材料,制成鋰電池膠水
有種新材料叫“鋰離子電池水性粘結劑”,應用于鋰電池正極、負極和超級電容方面。
“最直接的理解,就是用在鋰電池中的膠水。”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漢琦介紹,他們生產的水系粘結劑,原材料提取自海洋貝殼,是生產鋰電池過程中的一項不可或缺的輔材。
邵漢琦是舟山人,他說該項目在舟山落戶,是科研成果對接的結果。作為舟山“5313”領軍人才計劃引進的首個科技創業領軍團隊,于2013年成立的“中科立德”建起了由11名專家構成的核心技術團隊。在舟山創新創業新政策的支持下,多位研發級人才在舟山順利安家。
那么,這項新材料技術到底有何獨特之處呢?
邵漢琦介紹,目前鋰電池正極使用的普遍是油系粘結劑,比例占90%,而水系粘結劑的使用僅占不到10%。“由生物提取的水系粘結劑具有綠色環保、無毒害的優點,關鍵還能幫助鋰電池生產廠商降低75%的能耗。”
他說,生產一個鋰電池(1860型號)的利潤空間非常微薄,估計只有幾分錢,如果在輔料上,從以前的油性膠水變為水性膠水,或許能省出幾分錢來。
達人環保:已創上千例農村污水治理案例
治理農村污水,一直是“五水共治”課題的關鍵所在。在走訪中,記者發現舟山有一家治水企業,在治理農村污水方面有著獨樹一幟的做法。
浙江達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陸效軍是一位堅持了10多年的創業者。他于2003年從海外回國創業,自主創新研發了“德國PKA生態濕地”技術,不僅能有效治理污水,還能將污水處理為干凈的中水(指城市污水經處理設施深度凈化處理后的水)。
在創業初期,陸效軍的技術并未受到多少關注,于是,他在舟山本地一所學校內做了一個“德國PKA生態濕地”的試點,不僅解決了學校內的污水問題,還將處理后的中水作為校內人工湖補充水源。
“五水共治”工作在浙江推廣后,“達人環保”的治水本領一下子被挖掘出來。到舟山試點參觀的人數,從二三十人升到了上百人。
“濕地表面不積水,聞不到臭味,外觀看像生態花園,這個項目一次建成之后,可以使用50年以上,處理100戶農村居民污水,每天運行成本只需1.3元,一年不到500元。”陸效軍說,相關技術目前在浙江各地成功應用的案例,已超過1000個。
上一篇:巴斯夫將設計新款低鈷鎳電池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