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404次 | 2018年11月17日
寧德時代成立合資公司 布局電池材料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持續增長,動力電池的裝機量大增勢必會引發上游關鍵性材料的巨量需求,而對于處在下游的動力電池企業而言,布局上游,掌控關鍵材料形成產業鏈閉環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13日晚間,天原集團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天華超凈、寧德時代、長江晨道等于2018年11月13日在福建省寧德市簽訂投資協議,共同投資成立新公司并投資建設年產4萬噸鋰電材料(碳酸鋰和氫氧化鋰)項目,進一步加強各方在鋰電行業的產業布局。
公告顯示,投資成立的公司名為宜賓市天宜鋰業科創有限公司,注冊資本7億元,其中天華超凈出資2.94億元,占比42%;長江晨道出資1.82億元,占比26%;寧德時代出資1.05億元,占比15%;天原集團出資7000萬元,占比10%;寧波翰逸出資3150萬元,占比4.50%;寧波梅山保稅港區超興投資出資1750萬元,占比2.50%。
上述合作方中,寧德時代是唯一的動力電池企業,也是新合資公司中整合資源最為關鍵的部分,那么,專注于動力電池的寧德時代為何頻頻涉足上游鋰電材料業務?
布局電池材料寧德時代早有謀劃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事實上,開始逐漸成長為動力電池行業龍頭之后,寧德時代就開啟了關鍵性材料的布局。
早在2013和2015年寧德時代就相繼收購并增資了邦普循環69.02%的股份。作為國內專業從事廢舊電池及報廢汽車資源化回收處理和電池材料生產企業,邦普循環擁有“電池循環、汽車循環以及新材料”三大產業板塊。
2017年7月,寧德時代就與海外礦業巨頭Glencore簽署了2萬噸鈷的供貨協議。
2018年3月,吉林吉恩鎳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全資孫公司吉恩國際擬將其持有的北美鋰業36,592,364股股權轉讓給寧德時代的全資孫公司加拿大時代。交易完成后,加拿大時代持有北美鋰業67,763,782股普通股,將成為北美鋰業的控股股東。寧德時代將材料布局之路拓展到海外。
今年7月,蘇州天華超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華超凈)擬與寧德時代共同投資成立合資公司,將圍繞鋰電新能源產業鏈,重點對碳酸鋰、氫氧化鋰以及三元、磷酸鐵鋰等正極材料的科技研發、生產經營資金及固定資產等投入。
而天原集團剛剛不久前發布的公告則表明將成立新的合資公司,寧德時代在布局材料領域方面進入到實質性階段。
鋰礦資源將成為動力電池企業爭奪的焦點
事實上,寧德時代不斷擴張上游原材料布局版圖,是基于行業資源短缺現實和自身業務擴張的雙重考量。
從收購控股邦普循環,投資控股北美鋰業,到如今擬合資設立公司涉足鋰鹽及正極材料生產,寧德時代逐步建立起包括鋰資源(鋰礦及回收兩種渠道)、鋰鹽材料(碳酸鋰及氫氧化鋰)和正極材料(三元前軀體、磷酸鐵鋰及三元材料)在內的完整上游原材料布局版圖。
在動力市場強勁需求背景下,碳酸鋰價格波動頻繁,且有一路看漲趨勢,為充分保障電池原材料供應鏈,動力電池企業掌握野心凸顯。布局上游材料的不僅僅是寧德時代,多家動力電池企業都在悄然布局,
比亞迪早于2010年就開始涉足鋰礦。當年,其2億獲取西藏礦業18%股權;2014年,比亞迪副董事長呂向陽成為融捷股份二股東;2016年,比亞迪再度出手,與青海鹽湖合資成立青海鹽湖比亞迪,專項負責鋰礦開發項目。
贛鋒鋰業已經與LG化學簽訂《供貨合同》,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由公司及贛鋒國際向LG化學銷售氫氧化鋰產品共計4.76萬噸,價格依據市場價格變化調整。加之這次的補充協議,贛鋒鋰業及其子公司贛鋒國際將向LG化學銷售氫氧化鋰和碳酸鋰產品共計9.26萬噸。
除了國內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國外的動力電池廠商也開始加快在材料方面的布局,LG就是其中的典型例子
今年7月,LG化學與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礦企NemaskaLithium簽訂了供貨協議,Nemaska位于蒙特利爾以北Shawinigan的商業工廠將每年向LG化學供應7000噸氫氧化鋰,初步期限為2020年10月開始的五年,共計3.5萬噸氫氧化鋰。
事實上,除了瘋狂鎖定氫氧化鋰外,LG化學還在鋰鈷鎳等原料方面展開深入布局。
鈷方面,5月8日消息,LG化學、華友鈷業與無錫高新區簽署合作協議,汽車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項目正式落戶。該項目由LG化學與華友鈷業成立的合資公司投建,總投資10億美元,產能規劃10萬噸,計劃9月開工建設,明年9月竣工投產,2020年5月正式量產。
編輯點評:跨界投資上游鋰礦,電池企業需具備雄厚資金實力、強勁的業務發展需求、完善的產業鏈管理等軟硬件條件,否則,過于激進只是得不償失。而如何借助鋰礦優勢與動力電池業務發揮協同效應,是電池企業涉足鋰礦之前就必須深思的問題。
上一篇:鋰金屬電池壽命增加一倍
下一篇:新政策下動力電池未來該如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