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60次 | 2018年11月26日
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體系的建立迫在眉睫
在日前舉行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巡視員李力提出,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業回收利用體系亟待建立,要加強產學研合作,在一些關鍵共性技術上協力突破,他還呼吁財政部門出臺相應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回收利用的發展。
“當前,社會高度關注退役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問題。”據李力介紹,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截至今年9月份累計產量已超過256萬輛。與此同時,配套動力蓄電池產銷量也位居世界首位,總裝配量已超過120GWh(吉瓦時),預計到2020年動力電池退役量將達到24GWh,如果處置不當不僅會給社會帶來環境影響和安全隱患,也會造成資源浪費。
業內專家認為,有通信信號的地方就有通信基站,因此中國鐵塔在規模化消納、使用場景、隊伍支撐等方面都具有動力電池梯級利用的天然優勢,是最適合開展動力電池梯級利用的企業。
與鉛酸蓄電池相比,梯次電池能量高、體積小、壽命長、污染小,既能為電信企業提供更好的保障服務,又避免了傳統電池對環境的污染。
“預計到2020年,中國鐵塔將消納全國電動車的退役動力電池。”中國鐵塔副總經理高步文介紹說,2018年開始,中國鐵塔在全國31個省級分公司全面推廣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已停止采購鉛酸電池,全部采用梯次動力電池予以滿足。截至目前,中國鐵塔已使用梯次電池800Mwh(兆瓦時),合計1萬噸,在8萬基站安裝30萬組電池,減少碳排放8萬余噸。實行梯次電池試點應用的基站運行近2年,運行狀況良好。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今年3月份,工信部等七部委發布《關于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建立完善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探索形成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創新商業合作模式。
高步文透露,將建立以地級市為單位的回收網絡體系,向整車企業提供全國性的回收服務,并積極配合各試點省相關主管部門做好退役電池回收試點工作。
據李力介紹,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實施了全生命周期溯源監管,組織建設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合,并印發《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構建了動力蓄電池產品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節點可控、責任可究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監管機制。目前,已有313家國內動力蓄電池企業和5家國外動力蓄電池企業代理商完成廠商代碼申請和編碼規則備案,363家新能源汽車生產及進口企業、34家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31家梯次利用企業、36家再生利用企業完成平臺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