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80次 | 2018年11月11日
南寧市規劃到2020年建成充電站95座、充電樁19220個
近日,南寧市發展改革委印發《南寧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7—2020年)》(以下簡稱《專項規劃》),提出要加快建設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到2020年,南寧市建成充電站95座、充電樁19220個,滿足21550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屆時,市區快環以內、鳳嶺南、鳳嶺北、五象核心區等中心城區可在半徑小于2公里獲得充電服務,新建小區100%配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鼓勵既有的住宅小區進行改造,提供部分充電服務。
1、南寧充電設施建設在起步階段
據統計,2016年,南寧市電動汽車保有量為1464輛,其中,電動公交車766輛,公務與私人乘用車698輛。而相應的充電設施方面,全市共有14座集中式充電站,其中,10座為公交車專用充電站,配置直流充電樁128個;4座城市公共充電站,配置充電樁30個。全市共有單位自用充電樁及公共分散充電樁12個。
南寧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主體有供電企業、公共交通系統、充電基礎設施運營企業及私人等。
目前,南寧市已有的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平臺包括南方電網“度度充”互聯網+智能服務平臺、公交公司運營管理平臺、特來電等充電樁投資運營企業自有的運營服務平臺等,但各平臺間未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目前,南寧市尚無統一的充電基礎設施管理運營平臺。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總的來說,南寧市充電基礎設施仍處于起步階段,充電基礎設施與電動汽車發展不協調,有車無樁、有樁無車現象并存。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規劃、用地、電力等多項前提條件,在實施過程中涉及多個主管部門和相關企業,建設難度大。停車矛盾也制約著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商業運營模式未形成,全市統一的智能服務平臺尚未建成,充電基礎設施資源整合力度不夠。配套保障政策需進一步完善。
經測算,至2020年,南寧市電動汽車保有量為21550輛,為滿足電動汽車充電需求,至2020年,南寧市需布置充電樁19220個,充電站95座。南寧市急需加快充電設施的建設。
2、新建住宅停車位要建充電設施
《專項規劃》對公交車、物流用車、環衛車等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分別進行了細致的規劃。其中,對市民最為關心的是私家車能不能保證在家、出門、上班都能隨時充上電等問題進行了規劃。
公務車、私人乘用車應結合企事業內部停車場和小區停車位配置充電樁。私人乘用車及用車計劃性較強的公務用車原則上建設交流充電樁;用車頻率較高的執勤、執法部門等公務用車則應根據需求配置一定數量的直流充電樁。
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應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對于既有的住宅小區,鼓勵通過改造不低于總停車位10%的比例提供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對于有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優先結合停車位建設充電樁;對于無固定停車位的用戶,可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電車位。
鼓勵物業聯合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商根據實際需求建設充電設施。
具備條件的政府機關、公共機構及企事業單位,要結合本單位電動汽車配備更新計劃以及職工購買使用電動汽車需求,利用單位內部停車場資源,規劃電動汽車專用停車位,并配建充電樁。
按照《專項規劃》,2017—2020年期間南寧市規劃建設15950個自用充電樁,至2020年,南寧市共擁有公務及私人乘用車充電樁15950個。
3、出門半徑2公里范圍能充上電
除了在家和單位能充上電,如果去商場、在路上萬一沒有電了,怎樣才能保證及時補電呢?對此,《專項規劃》提出,為滿足電動汽車臨時補電的需求,要補充一定數量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即城市公共充電站及分散充電樁。
城市公用充電站按每2000輛電動汽車配置一座充電站的要求進行配建,每座充電站配置10個充電樁,直流充電樁和交流充電樁按4∶1配置。
公共分散充電樁按出租車、環衛車、物流行業專用車、公務和私人乘用車總數10%的比例進行配建,直流充電樁和交流充電樁按4∶1配置。對于建設在路內停車泊位上的充電基礎設施,在選點時,應盡量減少對周邊交通的影響,充電樁在非使用狀態下不帶電,使用時滿足安全充電要求。
在交通樞紐、大型文體設施、大型商場、旅游景點、醫院、學校、公園、大型建筑配建停車場等公共停車場配建時,《專項規劃》提出,對于新建地塊,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的車位比例不低于10%,鼓勵在此基礎上增加充電設施建設規模。對于已建地塊,鼓勵在2020年前充電泊位按10%的最低配建標準逐步配建到位。
對于路內停車位的充電設施配建上,《專項規劃》提出,在路外充電設施不足的情況下,可根據各區域特點在有條件的路邊、高架橋下或橋孔下等布局公用充電基礎設施;選址應避免對城市道路的影響;周邊有辦公、商業、居民小區或鄰近軌道交通車站的,宜專位專用、結合分時租賃網點布局;試點結合智慧路燈、利用小區周邊夜間道路停車資源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按照規劃布局,2017—2020年期間,南寧市規劃建設公共充電站18座、公共分散充電樁1921個(1545個直流充電樁和376個交流充電樁);至2020年,南寧市共擁有公共充電站22座(含充電樁176個)、公共分散充電樁1933個。南寧市主城區重點區域平均充電服務半徑控制在2公里范圍內,可較好地滿足居民充電需求。
充電設備建設規劃
范圍:整個南寧市,重點規劃中心城區。其中,中心城區包括新高速公路外東環以內約903平方公里的區域,及武鳴區約127平方公里的區域(武鳴城區、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及伊嶺工業集中區),總規劃面積約1030平方公里。
車型:符合國家規定的電動四輪汽車,即純電動汽車、插電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
設施:直接向電動汽車充電的充(換)電站、充電樁、充電插座、智能運營管理平臺及未來可能推廣應用的光伏充電站、感應充電、光伏公路等。側重于目前技術已比較成熟,可推廣應用的充(換)電站、充電樁、充電插座、智能運營管理平臺等。
充電設備規劃目標
到2020年,南寧市建成充電站95座、充電樁19220個,滿足21550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其中,市區快環以內、鳳嶺南、鳳嶺北、五象核心區等中心城區滿足國家相關通知要求的“省會城市核心區充電服務半徑小于2公里、樁車比不低于1∶12的要求”,形成以公交、出租、環衛、物流、公務等專用車輛充電基礎設施為主,以公共停車位、道路停車位、獨立充電站等公用設施為輔,以充電智能服務平臺為支撐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