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42次 | 2018年10月18日
乘用車市場銷量連續4月下滑 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公司值得關注
10月15日,汽車板塊出現大幅下跌。截至收盤,汽車整車板塊20多只個股中,僅比亞迪微漲1%,其余均全線重挫,其中長城汽車接近跌停,北汽藍谷、長安汽車跌幅逾7%。此外,跌幅超過5%的還有廣匯汽車、金杯汽車和海馬汽車。不過,與傳統乘用車公司股價表現相比,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鏈個股表現相對較好。
消息面上,近日多家汽車公司發布了三季度業績預告及9月產銷量快報,汽車銷量增長乏力、經營業績不及預期成為普遍現象。如10月15日領跌的長安汽車在上周五宣布,公司預計今年前三季度盈利8億元至13億元,同比下滑78%至86%。其中第三季度預計虧損3.1億元至8.10億元,而公司上年同期盈利11.90億元。虧損的原因是報告期內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減少。
海馬汽車近日也宣布,預計今年前三季度虧損4.2億元-5.2億元,比去年虧損6278萬元相比,虧損額明顯擴大。其中7月-9月虧損1.5億元-2.5億元。海馬汽車稱,公司經營業績同比下降系公司汽車銷量同比大幅下降所致。
在銷售業績上車市景氣度降溫,頗有一股“寒意”。就在上周五,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宣布,中國9月汽車銷量239萬輛,同比下降11.6%。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也顯示,9月份,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203萬輛,同比下降12%,今年1-9月累計銷量為1692萬輛,累計同比增長1%。這也是進入6月以來,我國乘用車銷量連續第四個月同比出現下降現象。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多家大牌車企公布的產銷量快報顯示出市場銷售的壓力。第一大車企上汽集團近日宣布,今年9月實現產量57.9萬輛,同比下滑11.6%,環比增長18%;實現銷量61.1萬輛,同比下滑8.2%,環比增長15.6%。
一汽轎車10月12日晚間公告稱,2018年1-9月,公司整車銷售較上年同期減少8.98%,加之受原材料價格波動和自主產品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導致公司營業收入、毛利率和利潤等指標較上年同期有所減少。福田汽車、江鈴汽車也紛紛公告今年前三季度汽車銷量下滑。
汽車行業近幾個月為何銷量持續低迷?行業普遍認為,原因包括幾個方面:一是當前市場對未來經濟的預期普遍較低,經濟環境的多變性導致消費者觀望情緒較強。第二,去年同期受到購置稅等政策的影響,增長基數較高,因此對比起來今年的銷售數據下滑壓力較大。
不過,一些新能源汽車龍頭表現突出,如比亞迪9月總銷量達4.50萬臺,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2.5萬臺,同環比均有較大幅度增長。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月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46萬輛和72.1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3.05%和81.05%。其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今年三季度產銷分別完成17.99萬輛和18.0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8.04%和146.87%;純電動汽車產銷量同比增幅超過5成。
“汽車行業的整體投資邏輯在變化,以前大家都看SUV產量,現在新能源汽車成為投資的增長點,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缺乏亮點的公司缺乏看點。”一家機構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這個看法與汽車板塊近日整體低落的情況下,比亞迪股價卻在10月12日上漲逾8個點的現象得到印證。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注意到,近日長安汽車迎來了大批公司調研,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布局成為機構調研的重點。
銀河證券認為,根據乘聯會的數據,9月我國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加速下滑,但環比仍有15%的增長,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旺季效應。在行業小年,建議關注成本控制能力較強的龍頭傳統車企。另外,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公司值得關注。
上一篇:寧德時代們危機逼近 產品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