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23次 | 2018年10月04日
瞄準高鎳市場 格林美聯手4方擬投資48億布局鎳資源市場
業內觀點普遍認為,格林美是寧德時代正極材料的主力供應商,邦普循環為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此次格林美牽手邦普循環獲取鎳資源戰略供應,無疑是保障及穩固寧德時代后期爆發式增長的市場需求。
近日,鋰電G20峰會成員企業格林美(002340)公告稱,公司與新展國際(青山鋼鐵下屬企業)、邦普循環、印尼摩洛哇麗工業園、日本阪和興業株式會社等在福建寧德簽署合資協議,擬投資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在印度尼西亞設立合資公司,用于開展鎳資源冶煉與深加工,建設動力電池原料制造基地。
公告顯示,合資公司初期目標為建成不低于5萬噸鎳金屬濕法生產冶煉能力,4000噸鈷金屬濕法冶煉能力,產出5萬噸氫氧化鎳中間品、15萬噸電池級硫酸鎳晶體、2萬噸電池級硫酸鈷晶體、3萬噸電池級硫酸錳晶體,將來依據全球市場需要調整產品結構與擴大生產規模。
根據協議,格林美將持有合資公司36%股份;新展國際持21%股份;邦普循環持25%股份,印尼摩洛哇麗工業園持10%股份,日本阪和興業持8%股份。
格林美表示,本次簽署合資協議,是公司與青山鋼鐵、邦普循環行業資源巨頭和市場巨頭的歷史性戰略合作,戰略牽手上游鎳資源與下游市場,實現“資源+技術+市場”的巨變效應,全面提升公司在三元材料制造領域的前端資源獲取與后端市場占有的核心競爭力,將降低公司三元材料核心業務產業鏈成本。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不難看出,格林美此次重資布局,主要出于維穩鎳資源上游供應體系需要。據業內測算,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商用化,2025年,全球一級鎳資源將新增50萬噸以上的缺口。
一方面,按照國內在2020年實現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達到300Wh/kg的目標,高鎳三元搭配硅碳負極是業內公認的主流方向。因此高鎳三元的主材鎳資源需求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另一方面,根據規劃目標,2020年動力電池成本要求達到1元/Wh。有了此前鈷資源價格大幅震蕩的前車之鑒,對于鎳資源未來的需求缺口預判,以及成本下降需要,提前出擊上游資源成為材料企業的重要出路。
業內觀點普遍認為,格林美是寧德時代正極材料的主力供應商,邦普循環為寧德時代控股子公司。此次格林美牽手邦普循環獲取鎳資源戰略供應,無疑是保障及穩固寧德時代后期爆發式增長的市場需求。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8年1-8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3.06GWh。其中,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9.36GWh,位列第一。
與此同時,寧德時代在今年與國內外車企的合作動向頻頻,為自身規模的擴大和市場份額的圈定夯實了基礎。下半年以來,寧德時代的擴產招標動作也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
值得一提的是,9月20日,格林美子公司荊門格林美與永青科技(青山鋼鐵下屬子公司)將成立合資公司,負責建設三元動力電池材料項目,項目投資總額18.5億元。其中,一期建設年產5萬噸動力三元材料用前驅體原料,2萬噸三元正極材料項目,和18萬噸系列三元材料用高純原料(高純硫酸鎳、高純硫酸鈷、高純氯化鈷、高純硫酸錳)。
下游市場與龍頭企業的資源綁定,正極材料的一體化產能擴張以及上游原材料的維穩構建,格林美有望在接下來的三元材料市場競爭中進一步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