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86次 | 2018年09月30日
低速車新國標何時出臺
近日,工信部發布了一則對政協委員提案的答復函,雖然提案內容不得而知,但這則答復函卻罕見得提到低速電動車標準制定的相關內容。
原文如下:
詹洪良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電動自行車標準化等體系建設的提案》收悉。經商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相關部門,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強化電動自行車生產管理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一)電動自行車產品標準已修訂出臺
為規范電動自行車行業管理工作,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從2017年2月起,工業和信息化部按照國務院標準化工作改革的精神,聯合公安部、原工商總局、原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等相關部門,組織相關科研機構、檢測機構、生產企業、高等院校、行業組織、消費者組織等方面的專家成立了工作組,組織開展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在修訂過程中,工作組始終秉持“安全為上”的底線,合理、科學設定各項技術指標。2018年5月15日,修訂后《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由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正式發布,將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實施。新標準規定,電動自行車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25km/h,整車質量(含電池)不超過55kg,電機功率不超過400W,蓄電池標稱電壓不超過48V,車體寬度不超過450mm,前后輪中心距不超過1250mm等。同時,為盡可能減少發生火災事故的隱患,與修訂前的標準相比,新標準增加了關于電動自行車防火阻燃性能的要求,如規定車體材料應承受不同級別的灼熱絲實驗,并對部分非金屬電氣部件的燃燒類別作出了詳細規定。修訂后的標準充分體現了強制性國家標準“保基本,兜底線”的要求,所有技術指標均為強制執行,從而最大限度地確保電動自行車產品的機械安全、行駛安全、電氣安全和防火安全等各方面的安全性能。
(二)低速電動車產品標準正在抓緊起草
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高度重視低速電動車管理工作,標準委已于2016年10月下達了《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國家標準制定計劃,計劃號為20161682-T-339,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該標準起草工作。標準制定工作啟動以來,起草單位已經多次召開會議,組織行業內有關企業開展了深入研討,目前該標準仍處于研究起草階段。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將保持密切溝通,按照低速電動車行業管理工作的有關部署,積極推動該標準制定工作,并以該標準為基礎,研究建立健全低速電動車市場準入和監管制度,規范行業的發展秩序。
二、關于強化電動自行車駕駛管理問題
(一)按相關法律規定,不符合電動自行車標準的電動兩輪車屬于機動車范疇
對電動車輛的屬性問題,現行法律已經有了明確界定。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四款的規定,“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因此,對于不符合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準的電動兩輪車輛,應納入機動車范疇,按照電動摩托車或電動輕便摩托車產品進行管理。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關規定,電動摩托車或電動輕便摩托車等機動車產品上路行駛前,應申請登記、懸掛號牌、投保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并定期進行安全技術檢驗,車輛駕駛人應申請機動車駕駛證。
(二)符合標準的電動自行車等非機動車由各地政府確定是否進行登記管理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依法應當登記的非機動車的種類,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規定”,并未對包括電動自行車在內的非機動車辦理登記上牌作出統一要求。近年來,公安部指導各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主動擔當,結合本地道路交通狀況特別是電動自行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請各地人大常委會、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規、規章,對非機動車登記上牌、購買保險、通行規則、停車管理、駕駛人教育管理等方面作出規定,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1個省份以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形式發布了電動自行車管理規定,明確對電動自行車試行登記管理;12個省份對電動自行車產品實行目錄或公告管理,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據目錄或公告,對電動自行車實施登記、核發牌證等管理措施,有效減少了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逆行、占道行駛、違規載人、亂停亂放等交通違法行為。
三、關于強化電動自行車駕駛人安全教育管理問題
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電動自行車等電動車輛駕駛人的安全教育工作。公安部會同中央文明辦實施了“文明交通行動計劃”,圍繞“關愛生命,文明出行”主題,結合全媒體時代媒介和受眾特點,指導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主動積極作為,正確引導輿論,豐富內容、整合資源、創新手段,不斷強化法律、法規、標準的宣傳教育。同時,將涉及電動車輛的典型交通違法和事故案例制作成視聽資料,通過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網絡等媒體渠道進行傳播,并通過送教進企業、學校、社區、家庭等形式,提高覆蓋面和宣傳效果,引導群眾購買符合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安全使用電動自行車,提高電動車輛駕駛人的法制意識和安全意識。
四、關于推行電動自行車統一充電和電池共享服務機制問題
目前,我國電動自行車年產量和社會保有量巨大。為節約社會資源,提高電動自行車電池產品的通用性和互換性,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探索從鋰離子電池入手,推動電動自行車用電池產品的規范化。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有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并發布了《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產品規格尺寸》(QB/T4428-2012)行業標準,對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的安裝方式、外形尺寸、充放電座形式等進行了規范。2014年,發布《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有力推動了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的標準化工作,為電動自行車電池的統一化、規范化提供了很好的支撐作用。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積極研究對其他電動自行車電池產品規格進行規范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建立備用電池共享服務機制的可行方式。關于電動自行車集中統一停放和充電問題,住房城鄉建設部等相關部門將逐步完善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對電動自行車有序停放做出相關規定,減少電動自行車引起的火災隱患,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感謝您對我國電動自行車行業的關心和支持,歡迎再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8年8月31日
可以看出,雖然由立項到現在已經過去將近兩年時間,但低速電動車國標還遠未成型,目前尚處于“標準起草階段”。根據《國家標準制定程序的階段劃分及代碼》(GB/T16733-1997),我國國家標準制定程序階段劃分為9個階段,即預階段、立項階段、起草階段、征求意見階段、審查階段、批準階段、出版階段、復審階段、廢止階段。可以看到低速電動車標準依然處于初期,后面還有征求意見階段、審查階段、批準階段三個大步驟,直到出版階段才算正式實施。目前來看,哪怕起草階段接近尾聲,國家規定征求意見階段也至少要進行1個月的公示,之后要經過會審或函審,至工作組最終完成標準報批稿止,通常持續2個月左右,之后還要送達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或技術委員會)、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發布,參照電動車新國標,發布后還至少有一年過渡期才會實施。由此判斷,今年低速電動車國標出臺已經無望,經銷商無需再繼續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