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280次 | 2018年10月02日
專家相聚天津 研討公交車動力電池維護及退役問題
近日,2018(天津)城市客運分會專家工作會議暨公交企業新能源公交車輛動力電池安全維護和退役管理專項調研中期匯報交流會在天津順利召開。
原北京公交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鄭樹森、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副秘書長楊坤、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專家工作部專家宿中澤、葉東強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部分公交企業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受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邀請,與會人員還實地考察了該公司在天津的生產基地。
在天津賽德美工廠,北京賽德美資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小勇、副總經理郭杰向鄭總一行詳細闡述了廢舊動力電池物理法回收原理并進行現場演示。鄭州、合肥、濟南、成都等公交企業領導對廢舊電池物理回收法的工藝流程表示了極大的興趣,并進行了詳細詢問。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產業,代表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發展新能源汽車,對我國改善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空氣污染、推動汽車產業和交通運輸行業轉型升級具有積極意義。截止2017年,我國城市公交客運企業使用新能源公共汽車超過26萬輛,“十城千輛“等示范城市運營新能源公交車的公交企業目前已有2萬多噸的動力電池開始退出公交運營,城市公交客運企業在動力電池安全運營、保養維護、通訊監控、規范退役及后處理等方面也表示擔憂。
當天,在工作會議上,楊坤表示,協會對新能源公交車情況進行了調研,目前已完成第一階段工作,明確了大力推薦新能源公交車的規模化、規范化應用。但是,廢舊電池首次小高潮已初見形成,根據數據中心測算,2018年退役量將達到8萬噸,其中80%來自于公交企業。他說,面對大量的退役電池,我們在多個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希望通過本次交流調研,能總結出更好的管理經驗和處理模式。”
葉東強表示,2020年,新能源公交將達到30萬輛。他說,國家高度重視動力蓄電池回收工作,已經相繼出臺了一些標準和規定,鼓勵汽車生產企業、電池生產企業、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與綜合利用企業等通過多種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渠道。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數據資源中心主任王攀也參與了會議。他對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政策進行解讀。他表示,2018年6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達到220萬輛,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國。而動力電池配套量已達到103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占比60%。他強調,汽車生產企業需要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主體責任,同時堅持產品全生命周期理念,遵循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