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80次 | 2018年09月13日
自動駕駛技術到底走到哪一步?距離商業化落地還差多遠?
隨著全球整車廠、零部件企業和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的快速推進,各國支持政策的陸續出臺,自動駕駛汽車正慢慢的走出實驗室,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當中。
早在幾年前,有業內人士預測2018-2020年將是自動駕駛技術初步普及元年的時間節點,如今2018年已經到來,然而這項技術的普及看似還遙遙無期,那么,自動駕駛技術到底走到哪一步了呢?又是什么原因困擾著L5級自動駕駛技術與我們的距離呢?
在8月31日于上海舉辦的智能汽車論壇中,紐勱科技COO宋新雨在接受采訪時介紹到,2020年L3級自動駕駛將迎來爆發!
自動駕駛萬億市場將迎來爆發
紐勱科技創立于美國硅谷,2017年在上海設立總部,致力于自動駕駛L3/L4階段的研究,為車企提供定制化的整套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家支持自動駕駛政策的密集出臺,關鍵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及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開放態度,2020年自動駕駛技術將迎來爆發!”宋新雨說,根據人對車輛控制的程度不同,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SAE界定了五級自動駕駛方案:L3級之前環境的觀察者都是人,進入L3則意味著道路環境的觀察和駕駛操作都由系統來完成,人只需要對所有的系統請求進行應答。
目前在ADAS基礎上,L2到L3級別的自動駕駛將逐漸成為新車型的標配,產生大量新增需求。宋新雨說,“2020年實現L3量產已成為行業預期和政府規劃,L4到L5的完全自動駕駛也在逐漸成熟中,但商業化尚需時日,目前行業預期到2025年實現L4量產。”
以目前的發展水平來看,特斯拉其實處于L3級自動駕駛,而紐勱處于L3-L4級別。與特斯拉相比,紐勱在中國的場景下比特斯拉擁有更多的數據積累和不斷完善的算法,在高速公路代駕、L4級別自動駕駛泊車、城市防護等多個方面都能在2020年左右從市場端解決多個現實問題。
距離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還差哪幾步?
當前,世界各國科技巨頭和各大車企都在緊鑼密鼓地研發自動駕駛!宋新雨認為,中國已經成為自動駕駛的最佳落地市場!
2018年上半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超過了3.19億。因為擁堵的交通狀況以及頻發的交通事故,人們迫切需求更加高效安全的出行方式。隨著電動化、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自動駕駛技術無疑將成為解決交通問題的不錯方法!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自動駕駛已成為新的“藍海”,大量的企業和資本競相追逐,除了像百度、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國內市場研發自動駕駛的初創企業也競相出現。截止今年5月,全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達到4040家,其中獲得過風投的公司達1237家,大部分或深或淺地涉及到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技術。
從美國硅谷走出來的紐勱科技,希望應用最先進的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為世界提供先進、低成本、可靠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宋新雨說,“早在三年前在特斯拉工作時,就認定了自動駕駛行業的發展前景,中國的汽車工業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一直被世界壟斷,充分利用有過特斯拉產品化經驗利用到中國的主機廠中,重塑中國的汽車工業!”
自動駕駛的痛點是資本和人才儲備
宋新雨介紹到,自動駕駛的技術分為很多模塊,大部分核心技術分別由各個領域的軟件公司單獨開發。紐勱所做的就是采眾所長,利用自己特有的技術將感知、規劃、控制三個方面結合為一套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相比于單獨開發,整套自動駕駛系統在調試、應用、維護等方面更容易讓車企接納。
在宋新雨看來,兩年后將迎來自動駕駛萬億市場的爆發,正在崛起的自動駕駛技術已成為當下關注的焦點。如何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快速落地?宋新雨強調,不僅僅是中國,其實在整個世界汽車市場中,汽車工業都是各國的支柱產業,每個企業的落地時間節點不同,目前外部環境的改善,主機廠的認知也在不斷升級。
當前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一方面是技術的發展還沒有達到完全滿足汽車車輛安全,另外,道路上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也不夠完善。對于新創企業來說,人、物、事是三大關鍵因素,核心的人才、行業中全面的技術應用能力、具備商業化落地的可行性技術路線都是支持自動駕駛汽車落地量產的條件。目前,紐勱科技已經有低速的L4級別自動駕駛項目正在落地,未來希望與合作伙伴共同服務國內主機廠的自動駕駛功能及無人駕駛技術,宋新雨說,不管對于造車勢力還是科技公司,高資本、高人才是特點,這不是短期能見成效的,需要長期的堅持和付出百分之百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