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291次 | 2023年03月02日
我國充電樁缺口繼續擴大,電動汽車"跑"太快了嗎?
我國充電聯盟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底,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和充電樁數量分別為492萬輛和168.1萬臺,車樁比約為2.9:1。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爆發,截至今年六月,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為603萬輛,上升了22.6%,同期全國充電樁數量為194.7萬臺,只上升了15.8%,車樁比下降到3.1:1。
按照國家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新能源汽車1度電能跑5—8公里,充電半小時,續航能達到250—400公里。這些數字意味著:在城市里,以日常通勤為目的的新能源車車主隔幾天充一次電就可以了,目前的充電樁數量綽綽有余,甚至有些過剩。但是,充電樁在全國范圍內的分布并不均勻。我國充電聯盟今年六月的統計數據顯示,廣東、上海、北京、江蘇、浙江等前10個省市建設的公共充電樁數量達到66.7萬臺,占全國公共充電樁總量的72%,其中,前5個省市的充電樁占比又超過一半。除了地域不均衡,充電樁在場景上的分布也不均衡。大量充電樁設置在市區,高速公路充電樁目前的保有量為10836個,在全國公共充電樁總量中的占比不到1.2%。
今年國慶期間十月一日至六日,國網山東電力充電服務網絡充電電量累計666.20萬千瓦時,同比上升46%。其中,城市內公共充電站和高速公路快充站充電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升136%和79%。十月一日單日充電量突破120萬千瓦時,創歷史新高。充電量的激增背后,是電動汽車保有量的高歌猛進。
相比于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充電樁建設仍要提速。截至2021年八月,全國公共充電樁和私人充電樁總計保有量已經超過200萬臺。2021-2025年,充電樁設備增量將從88萬臺上升到271萬臺,對應市場規模從113億元上升到449億元。如此看來,充電樁在市場上的需求和缺口已經成為了影響大眾出行的因素之一。新能源汽車的產量正在倒逼其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和完善,充電設施也必將是即將迅速崛起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