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06次 | 2023年03月27日
八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30萬輛,磷酸鐵鋰裝機量再次超越三元
近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合會公布的八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環比和同比繼續保持上升,產銷量首次超過30萬輛,再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30.9萬輛和32.1萬輛,環比上升8.8%和18.6%,同比上升均為1.8倍。2021年1-八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81.3萬輛和179.9萬輛,同比上升均為1.9倍。中汽協指出,照此態勢發展,我國有望提前實現2025年新能源汽車20%市場份額的中長期規劃目標。
八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20.1%,1-八月滲透率12.8%,較2020年5.8%的滲透率提升明顯。八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35%;豪華車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24.1%;而主流合資品牌中的新能源車滲透率僅有2.7%。
自2015年以來,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業內人士表示,八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20.1%是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數字。國務院辦公廳去年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給出的指向性目標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2025年達到20%。本次單月新能源滲透率達到20%顯示出了行業的良好趨勢,也為未來發展打開了更大空間。
在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的同時,國內動力鋰電池裝機量也持續向好,磷酸鐵鋰裝機再次超越三元。八月我國動力鋰電池裝機量12.6GWh,同比上升144.9%,環比上升11.2%。磷酸鐵鋰版本車型放量助推磷酸鐵鋰市場份額單月提升至57.1%。行業裝機量方面寧德比亞迪裝機量分別為6.5/2.4GWh,繼續穩居前2名,CR3/CR5/CR10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作為"碳中和""新能源"板塊的旗艦ETF,新能車ETF(159824)今年以來漲幅達到了49.39%,和同期滬深300(-4.21%)相比,超額收益為53.6%,和業績比較基準相比,超額收益3.12%。(來源:Wind,2021.9.13)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新能車ETF(159824)跟蹤的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以中證全指為樣本空間,選取涉及鋰電池、充電樁、新能源整車等業務的上市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根據中信三級行業劃分,指數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鋰電池、鋰電化學品和乘用車,占比26.8%、18.5%、12.3%,覆蓋了上中下游各個產業鏈。指數前十大龍頭股包括CATL、比亞迪、贛鋒鋰業、恩捷股份、億緯鋰能、匯川技術等細分領域龍頭,成分股中千億市值公司達9家,龍頭屬性凸顯。(來源:Wind,2021.9.13)
中證新能源汽車指數自基日以來累計漲幅達到了508.12%,年化收益21.07%,大幅領先上證綜指、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指數。(來源:Wind,2021.9.13)
新能車ETF(159824)基金經理尹浩表示,建議關注具備長期趨勢和短時間盈利支撐的新能源汽車板塊。長期來看,在能源革命、碳中和等多因素推動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漸提高,產業空間廣闊。短時間在各國政策落實下,新能源汽車銷量上升迅速,鋰電需求釋放明顯,利好新能源產業鏈。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從2015年至今四季度基本上都是新能源汽車消費旺季,隨著疫情好轉以及芯片產量的陸續恢復,我們認為新能源汽車交付能力將進一步加強,預計未來幾月行業整體銷量有望持續向上,全年來看我們預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300萬輛,全球銷量預計將突破560萬輛。
光大證券表示,動力鋰電池新一輪擴產釋放巨額鋰電設備采購需求,國內具備規模化供應能力的鋰電設備生產廠商數量有限,且擴產項目建設周期長,產量擴張相對滯后,鋰電設備行業整體處于產量緊缺狀態,市場供需切換為賣方市場。行業龍頭廠商憑借全產業鏈設備生產量力領先受益行業景氣提升,頭部公司滿載后訂單外溢,部分產品質量穩定、技術水平先進的二線鋰電設備廠商同樣顯著受益。
國海證券認為,當前汽車市場整體仍處在周期向上,恢復性上升的復蘇態勢持續。疫情后國內車市集中度將近一步提升,重點推薦結構性機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上一篇:董明珠拿下珠海銀隆是任性而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