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61次 | 2023年04月10日
新增信息,銀隆新能源的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日前,天眼查APP顯示,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條信息,執行標的2.4億元。這已經是銀隆新能源在今年以來,第六次新增。
如今的銀隆新能源已經無財產可供執行。但就在2018年前,銀隆新能源還是備受業界追捧的新能源巨頭,董明珠、大連萬達都追著投資。
那么,銀隆新能源的背后究竟發生了什么?
銀隆新能源創始人為魏銀倉,他從汽修廠修理工做起,在攢下了一定的人脈、資金后,開了一家汽車美容保養公司。
2008年,在看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巨大前景后,魏銀倉收購來一家新能源公司和一家電池廠,成立了銀隆新能源。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010年,銀隆新能源和美國奧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簽訂收購協議,并對外宣稱獲得將鈦酸鋰電池先進技術。據銀隆新能源所說,鈦酸鋰電池技術能實現極速充電,5分鐘便能充滿,且電池壽命長達50年。
董明珠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為銀隆新能源代言,并表示"3年之后之后還做不起來,我就把他(魏銀倉)斃了"。
董明珠本想收購銀隆新能源,奈何收購提案被否。但董明珠并不甘心,自己拿出10億入股銀隆。后來,董明珠又通過格力股權的方式,投入16億元,成為銀隆第二大股東。
不只是董明珠,京東集團、萬達集團、中集集團也都入股了銀隆新能源。其中,劉強東、王健林還是被董明珠拉來的。
董明珠滿心歡喜地期待,銀海新能源能給自己帶來驚喜,助力自己在造車大業上邁出重要一步。
但是,董明珠和銀隆新能源的合作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便出現了裂痕。2017年,銀隆新能源管理層和董事會,先后進入多位具有格力背景的員工,而魏銀倉等則從公司離職。
也正因為此,銀隆新能源背后的問題被新任高層挖出。原來,銀隆新能源背后就是一個巨大的騙局。
所謂的鈦酸鋰電池技術,根本無法實現商用,一直停留在理論階段。而且,魏銀倉根本就沒有搞研發的心思,不過是以此為噱頭騙投資而已。并且,銀隆新能源本身處在十分嚴重的虧損狀態,公司情況十分糟糕,完全就是一個爛攤子。
2018年年末,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披露,大股東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及實控人魏銀倉等,侵占公司利益高達10億元。
董明珠也立刻行動,將銀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告上。銀隆新能源孫國華等6人被抓。但魏銀倉卻早已經遠走美國,逍遙法外。
至此這場騙局就這樣暫時落幕。在這場騙局中,萬達、京東等被忽悠入局,董明珠更是被騙走26億,可謂是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