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19次 | 2022年12月27日
比爾·蓋茨:"惡魔之吻"心系儲能 但就不投鋰電池
你可以說比爾蓋茨是個成功的公司家、商人、慈善家但在新能源投資方面,他的眼光卻不怎么受市場看好,至少目前來說是這樣的。
心系儲能的首富
近幾年發展迅速的儲能行業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注意,鋰電池是儲能領域當之無愧的佼佼者。雖然鋰電池儲能成本不斷下降,但距離規模化應用還具有一定的距離。
蓋茨先生發現了這個現象并嗅到了潛在的商機,他2016年二月在博客上寫道,現有儲能(鋰電池儲能)的成本是美國平均家用電價的三倍并認為要新發明來解決儲能成本高昂的問題。
這位當今全球富豪渴望找到一種原料來源廣泛、成本親民、可大規模應用的革命性儲能產品,但他參和投資的新能源公司似乎大都無疾而終,蓋茨的投資反被GreentechMedia戴上了惡魔之吻的帽子。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蓋茨投資的新型鈉電池公司AquionEnergy曾在2016年被《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雜志評選為全球最智慧的50家公司中的第五位。而在上個月十九日,這家雜志社發表了一篇《為何清潔能源創業公司總遭坎坷》的報道,指出鋰電池成本的下降速度如此之快以致于一些有大膽想法的初創公司不得不向市場的規模效應帶來的成本下降而低頭,談及AquionEnergy破產的事情。
今年三月八日,AquionEnergy由于無法募集到新一輪投資,宣布破產。這家曾經募集到1900萬美元風投的聰明的公司,就在它破產前夕還被北美清潔科技集團(CleantechGroupforNorthAmerican)授予一項獎項。如此的大起大落的節奏實在讓旁人大跌眼鏡。
除了AquionEnergy,蓋茨投資的另一家液態金屬電池公司Ambri也,2015年宣布25%,進入重新設計階段并推遲了他們在2016年實現商業化的計劃,對此該公司的CEO表示科學發現轉化為商業應用的過程很難。
還有一家叫LightSaleEnergy的公司也吸引到了蓋茨的投資,然而這家原本打算做壓縮空氣儲能的初創公司現在卻在推廣他們用碳纖維儲罐儲存天然氣的技術。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無奈跑不贏市場
AquionEnergy的創始人JayWhitacre為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曾經在美國宇航局(NASA)從事火星探測器用電池的開發工作。AquionEnergy自創立初始就布下了自己的藍圖:防止在市場上和強大的競爭對手發生正面沖突,竭盡全力防止使用稀有材料,并利用改裝的制造設備,以期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和傳統的鋰電池制造公司不同,Aquion采用鹽水為電解質,以氧化錳做陰極和碳基做陽極來生產鈉電池,定價介于低端的鉛酸電池和昂貴的鋰電池之間。Aquion稱這種鈉電池既非酸性亦非堿性,不易燃易爆,還沒有腐蝕性,適用于自行車、住宅用太陽能、離網和微電網、能源管理和電網規模服務等。除此之外,其續航能力得到優化,讓其在電網固有的大流量充放電周期中表現更好,而這一承諾則意味著蓄電系統的總成本將要下降。
Aquion電池組件的構成:陰極為土(含氧化錳),陽極為碳,電解液為鹽水來源:windpowerengineering.com
然而直到申請破產,Aquion電池的價位仍是未知數。Aquion的預期目標是將電池售價控制在300美元/千瓦時以下,而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報道,鋰電池在2016年已經跌破了這個價格,達到平均每千瓦時273美元,未來還會繼續下跌,在2025年和2030年分別會下降到109美元和73美元每千瓦時。如此般的下降速度讓Aquion給出的預期絲毫不具有吸引力,投資人看到這個局面也紛紛懸崖勒馬,停止向其繼續輸血。
鋰電池成本從2010年以來已經下降了72%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
而創立了Ambri的材料學家DonaldSadoway教授來自麻省理工學院,在液態金屬電池領域已有數十年的研究相關經驗,屬該領域權威之權威。當他在接到蓋茨助理打來的電話時還以為是某個學生的惡作劇,直到蓋茨本人親自到MIT找到他時他才認真開始考慮組建他的公司。
Sadoway教授的液態金屬電池技術是受到了電解鋁技術的啟發,采用液態金屬作為電池電極,用熔鹽作為電解液,由他的學生在實驗室里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液態金屬電池。他的研究成果受到了私人和聯邦政府的投資,于是他招募了一批MIT的學生組建了LiquidMetalBatteryCorporation(LMBC),也就是Ambri的前身。在一場TED分享大會上,Sadoway教授稱他們已經設想了2MWh電池組的組建,該電池組能為200個美國家庭供應蓄電服務。這種電池的容量已經達到并入電網的級別,無聲無排放,可移動可遠程控制,而且價格適中不要補貼。
Sadoway教授的液態金屬電池:陰陽極均為金屬,電解液為熔鹽來源:Ambri主頁
然而這種設想可能要在實驗室再擱一陣子了。據Ambri的CEO稱,公司將會在2018年先實現500kWh的商業化。而設想中的2MWh電池商業化估計要等更久。但屆時這種電池的價格能和每況愈下的鋰電池競爭嗎?這還是個未知數。不過Sadoway教授本人對彭博新能源財經的研究結果并不認同,他在個人的推特上表示彭博的研究沒有科學依據僅憑鋰電池的學習率19%來進行預測,且這個預測結果顯示鋰電池的成本竟會低于原材料的價格,他稱這個結果不現實。
儲能電池初創公司何去何從?
如今的儲能市場給了有想法的初創公司兩條路走:要么和市場內強大的競爭對手相同做鋰電池,要么像Aquion和Ambri相同大膽進軍新材料的世界。選擇前者意味著要和市場內現有的強大競爭對手正面交鋒,最后很可能被出局或被收購。
而選擇后者也并不意味著就躲過了殘酷的競爭。正如Ambri的CEO所言,一個新的技術從其發現到投入商業化應用要經歷很長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內由于鋰電池的大量生產促進了其工藝的優化,相關經驗的累積從而導致其價格不斷下降。待到那些新型產品從實驗室搬到市場,其原有的價格優勢很有可能就被低價鋰電池而沖淡了,再加上用戶先入為主的心理,要接受一個價格不具優勢又沒有前期使用相關經驗的產品常常會使人皺眉,這就使得那些初創公司打開市場難上加難了。
一面是隨著規模效應成本不斷下降的鋰電池,一面是不斷探尋著的新材料新技術,究竟哪一方會給儲能的未來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法,各方說法不一。不過正是有像Whitcare和Sadoway這樣不斷探索的科學家和蓋茨這樣的投資人,我們才會對未來更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