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89次 | 2022年12月26日
動力鋰電池行業是"產量不足"還是"產量過剩"?
假如不是電池供應不足,我估計新能源的推廣數量會更多。
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車市場出現爆發式上升,而動力鋰電池供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拖了推廣的后腿。我了解到,有的商用車品牌8、9、十月份都不敢接(新能源車的)訂單了,因為電池供應不足。日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材料高峰論壇上,國軒高科動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方建華如是說。
方建華介紹,今年前八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產量雖然僅為12.35萬輛,但動力鋰電池的缺口已經達到了2Gwh左右。按照目前的配套情況,這一缺口應該能滿足10萬輛乘用車或者3萬輛左右的新能源商用車。
在此之前,國家曾提出新能源汽車推廣的方法目標,到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達到500萬輛。假如按照這一數字,未來新能源動力鋰電池的需求空間巨大。
極具潛力的市場讓動力鋰電池行業的上下游為之瘋狂。二級市場概念股被熱炒,各路資本競相涌入、公司紛紛加速投產,看上去一片繁榮的景象背后,也有無數業內人士心存擔憂。動力鋰電池產業尚未發展起來就已經過剩了。賽迪顧問投資事業部總經理吳輝更是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瘋狂的動力鋰電池市場
今年動力鋰電池供不應求的狀況重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方建華告訴記者。
首先,雖然早在2013年,政府就公布了新一輪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明確了到2015年和2020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階段性目標,但更多地方政府補貼等政策的啟動都是從2014年下半年才開始的。和此同時,在2013年,整車生產廠商基本上都處于試水市場的狀態,并未進行大規模的生產。由于之前政策、需求不明朗以及機制不到位等各方面原因,一些原本規劃投產的產量也沒有按預期投產。據我了解,青海有一家上游的材料生產商,5年了產量一直都沒得到落實。
其次,今年動力鋰電池的緊缺,和商用車市場快速啟動有關。很多的商用車生產公司,基本上都是在2014年底才找到最適合切入的細分領域,比如6~8m的客車市場。方建華向記者透露。這些找準最適合切入市場的商用車生產公司一哄而上,以至于今年前八月,純電動商用車需求大放量,同比增速高達8倍,遠遠超過乘用車2倍的增速。由于商用車對動力鋰電池的平均需求量遠高于乘用車,因此其產量的暴漲必然進一步加大動力鋰電池的需求缺口。
方建華告訴記者,目前動力鋰電池的缺口已經達到了2Gwh左右。由于怕電池短缺影響新車交付,現在我們我國新能源汽車廠,只要有電池,就要;電池廠商只要是生產了,就用,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深圳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岳敏透露。
動力鋰電池供應不足,帶動整個板塊在二級市場上大受追捧。正因如此,一些原本不涉及鋰電池行業的公司,也紛紛轉移投資進入動力鋰電池上下游領域。據悉,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增量投資就達600億元,預計2015年度動力鋰電池新增投資將突破千億。和此同時,已有的電池生產公司也在全力以赴地加速擴產步伐。就在前兩日,國軒高科位于合肥的年產5萬噸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正式投產。據記者了解,這一項目從簽約到投產僅用了8個月時間,為業界少有,也從側面反映出生產公司搶食這一市場的急迫心理。
因為按照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國內新能源車銷量將達到25萬輛左右,2016年銷量則可能突破40萬輛。假如這一數字能達成,短時間內動力鋰電池市場的瘋狂狀態還將持續。
不過,雖然如此,也有業內人士開始反省,如此大規模的投入是否會造成鋰電池行業的過熱進而導致過剩?
在論壇上,我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汽車技術情報研究所總工程師黃永和就尖銳指出,在動力鋰電池方面,大家都意識到這塊蛋糕非常大,但是這塊蛋糕究竟有多大,他個人心里不是特別有底。比如說到2020年,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確立的500萬輛保有量目標究竟能不能實現?
在吳輝看來,上述2020年目標預計也難以實現。其預估到2018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大概在62萬輛,動力鋰電池的需求量才42.4Gwh。但是來自EVTank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國內主流動力鋰電池公司的有效產量為21.7Gwh,而今年以來,行業內公司擬投產的鋰動力鋰電池產量將達到59.6Gwh。鑒于此,其得出一個結論,動力鋰電池產業尚未發展起來就已經過剩了。
黃永和也認為,從今年年初開始,到現在,我又看了五到六家動力鋰電池生產公司,大家都在緊鑼密鼓地擴大產量假如大家都這么上的話,會不會出現產量過剩,會不會對我們整個動力鋰電池產業出現比較大的影響?
可能會出現一些供大于求的狀況。方建華也坦言,現有的幾百家動力鋰電池生產公司明年可能會有一半都拿不到訂單,但這也只是局部時間內、局部公司的情況,動力鋰電池產業并不會出現產量過剩。
我覺得明年這個市場和今年相比肯定會是一個完全不相同的景象。按照方建華的觀點,明年動力鋰電池的供需將會達到一個短暫的平衡點。一方面,動力鋰電池生產廠商會繼續釋放,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經過一年左右的市場爆發式上升,進入明年的二季度或將出現一個短暫的思考期,現有車型的一些問題或將進一步暴露,公司也可能會對現有的產品進行反思,市場將在一定程度上變得更加理性。
但從長遠來看,新能源汽車確實是未來發展趨勢,而從短時間來看,無論是在私人還是公共領域,國家的支持力度都在進一步加碼。以公交為例,除了在購買上進行補貼外,前不久國家政策又進一步新增了對新能源汽車的燃油補貼,并將公交更新中新能源公交的數量納入對公交公司的燃油補貼考核之中,由此督促地方推廣新能源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