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72次 | 2022年12月06日
中小動力鋰電池公司發展機遇——細分市場
“當前,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由政策驅動向市場主導轉變,動力電池產業市場化競爭日趨激烈,產業整合向深層次推進,相關企業都將面臨一次更為嚴峻的考驗和挑戰。”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在11月8日召開的“‘鋰想’2018第三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上如是說。
“2018年,動力電池行業艱難求生。”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秘書長劉彥龍表示,此前,原材料價格特別是鋰、鈷價格輪番上漲,企業叫苦不迭。今年,盡管鋰、鈷價格漲幅有所回落,但由于新能源汽車企業回款慢,導致動力電池企業賬期延長、緊張,多數企業利潤下降。資金壓力過大,留給中小企業生存的時間有限。同時,今年前9個月,動力電池產業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前兩家企業已占據了65.1%的配套市場,中小企業的市場空間進一步壓縮。
“動力電池行業進入了調整、整合、分化洗牌階段,面向2020年之后的后補貼時代,動力電池產業迎來了兩年的窗口期。”吳鋒說。
“不過,危機之中包含了機遇……中小企業在細分市場更具有優勢,根據自身特點將相應細分市場作為目標,或者成就新發展。”吳鋒、劉彥龍一致認為。
生存壓力加大,行業發展孕育重大變革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近年來,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也面臨很多問題。”吳峰說,例如許多技術瓶頸亟待突破,包括如何提高安全性和續駛里程,如何做到長壽命與低成本,以及電池回收利用、總體產能過剩與優質產能不足、相關企業緊張、新一輪洗牌加速等問題。
“2018年,整個動力電池行業面臨的生存壓力加大——主要是資金壓力,也包括政策調整和外部競爭壓力,產品安全可靠性、售后服務、成本壓力等,很多企業把能夠生存下去當成是最基本的目標。”劉彥龍介紹,不少材料企業同樣活的比較困難。目前,鋰電4大原材料的價格波動正趨于穩定,已進入一個理性的價格區間,對企業的負面影響也正趨于緩和。但是,新能源汽車企業回款慢,也延長了原材料企業的回款周期。鑒于此,材料市場的集中度也將進一步提高,向資金實力較強的企業靠攏。在技術方面,今年不斷有新的材料項目投產,材料企業持續用更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新材料推動電池技術迭代。
今年以來,動力電池企業積極通過各種方式,例如融資,或穩固其他業務收入,確保生產線正常運轉。一些企業也在不斷通過多種模式的合作穩固上下游供應鏈,一方面降低原材料價格波動對產品的沖擊,另一方面也確保產品銷售渠道暢通。“企業之所以頑強求生,主要還是看到了補貼退坡之后廣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希望能在擺脫政策影響的情況下,真正搏一搏。”劉彥龍認為,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市場空間里,搏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生存之道,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動力電池企業必須面對的嚴峻考驗。
“不過,在巨大的資金壓力下,許多企業依然投入可觀的經費做基礎研究、科研創新和產業升級工作。”吳峰表示,我國動力電池材料、技術、結構設計、工藝和體系及相關理論正孕育著一場重大變革,隨之而來的將是動力電池綜合性能包括性價比大幅度提升和更大的市場需求。
政策市場雙變動,及早應對后補貼和外資品牌沖擊
“當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受國家補貼退坡和技術門檻提高的雙重影響比較大。”劉彥龍說,為此動力電池企業一方面要積極研究、充分利用國家政策來推動自身發展,另一方面也要積極考慮補貼退出后新能源汽車市場變化特點,及早應對和布局。
對此,吳峰建議盡快制定動力電池國家質量標準。“經過多年的示范,動力電池產業運營已經暴露一些問題,例如,對客戶過度承諾不負責任。電池的初始安全不代表全生命周期安全,實驗室測試的循環數據與實際工況的數據不同。有的車輛一天要快充三次,一年就快充一千多次。目前的動力電池都沒有熱管理,如此充電頻次,電池很難承受。因此,‘保多少年、多少公里’很直觀但是不科學。”吳峰認為,動力電池產業亟需制定一個科學的質量標準,并與整車廠建立科學、完善的質量協議,協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將來能夠減少售后服務壓力。”
“不論是動力電池企業還是材料企業,包括新能源整汽車企業,都需要關注國內、國際市場整體發展形勢。”劉彥龍表示,新能源汽車相關領域對外商投資已經逐步放開,產業鏈企業受外資品牌的沖擊已經不可避免,無論是動力電池企業還是材料企業都應該在這方面有所布局。另外,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問題已經經箭在弦上,商業化的回收再利用模式亟待整車、電池和回收企業,包括材料企業共同探索。
隨著3C數碼市場接近飽和,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為鋰電行業最大的一塊市場。“但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殘酷,反觀小眾動力電池市場,競爭相對緩和。‘船小好調頭’,中小企業在細分市場反而更具有優勢,可以結合自身的優勢,將一些小眾的競爭相對緩的細分市場作為目標市場。”劉彥龍、吳峰一致認為,這或是中小動力電池企業發展的新機遇。
新聞鏈接:
2018第三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在京召開
本報訊記者白明琴報道11月8日,由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和電池中國網聯合主辦的以“新時代·破而立:前行中的產業轉折之路”為主題的“‘鋰想’2018第三屆動力電池應用國際峰會(CBIS2018)”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內外的行業專家學者及相關機構、企業負責人等就新形勢下的動力電池產業鏈熱點、難點問題展開了深入討論。
本次峰會同期舉辦了“動力電池新型材料的研發與應用”“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路線”“燃料電池價值鏈構建”“動力電池適應性極限及應用場景”“退坡后的狼犬戰略”等主題論壇,與會專家、代表圍繞新宏觀經濟形勢下的動力電池產業技術創新、資本運作、市場布局與發展戰略進行了廣泛交流。
峰會期間,組委會及電池中國網舉行了第二屆中國動力電池行業“鋰想獎”頒獎典禮。據悉,在改革開放40周年來臨之際,組委會特設“時代先鋒”獎、“突出貢獻”獎和“終身成就”獎,向為行業中作出杰出、重大貢獻的時代楷模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