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78次 | 2018年08月24日
動力電池企業的六大發展領域
2018年的鋰電池行業,有了一個明顯變化。不止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引領動力電池競爭加劇,更在于儲能、低速汽車、電動自行車、叉車、48V輕混、電池回收等六大細分領域,與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2018年,六大細分領域市場正在加速崛起,而眾多鋰電池企業開始在這些領域加緊布局。
電池企業一方面看準細分領域的發展前景,迅速入局搶占布局先機,以期成為該細分領域的領跑者;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背景下,動力電池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不少動力電池企業著手在其他細分領域尋求新機遇,以期獲得新的利潤增長空間。
另一重因素是,2018年以來鋰電池成本進一步下降,由于鋰電池在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充電倍率等方面比鉛酸電池有優勢,這也為動力電池企業在鉛酸領域提供了替代的可能。
以下為六大細分市場具體情況:
一、15GWh新藍海的48V電池市場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多款48V混動車型亮相,釋放出48V系統迎來火爆局面的信號。
事實上,在雙積分政策、降油減排壓力下,車企紛紛布局48V輕混市場,48V系統作為一種有效的節能技術,日益受到了業界關注。
目前,包括吉利、長安、江淮、海馬等自主品牌,以及廣汽本田、一汽豐田等合資品牌等都已發布了48V輕混車型。國內首款量產搭載48V輕混系統的車型博瑞GE,僅在深圳一個城市就創造了上市20多天訂單超1000輛的奇跡。
業內預計到2025年,全球48V系統鋰電池的市場需求量將達到15GWh。基于廣闊的市場前景,48V鋰電池市場將成為鋰電池企業盈利的新藍海。
代表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力神、中航鋰電、萬向一二三、雄韜股份等。
二、18GWh/年的增長空間電動自行車市場
隨著新國標落地,電動自行車鋰電化已箭在弦上。
4月15日正式實施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強制性國家標準中明確表示,電動自行車包含電池的整車重量不超過55公斤,這個硬性要求意味著不少鉛酸蓄電池將會被淘汰,同時輕巧便攜的鋰電池將會迎來發展的春天。
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中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超過了3億輛,而且每年以接近3000萬輛的速度在增長,電動兩輪車在追求經濟適用的四六線及農村出行市場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但是目前電動自行車用電池主要還是鉛酸電池,市場占有率超過90%,鋰電池占有率則不足10%。
這意味著,鋰電池在電動自行車市場替代鉛酸電池有很大市場空間,據估算,這將為鋰電池行業帶來每年超過18GWh的市場增長空間。
代表企業:億緯鋰能、星恒電源、鵬輝能源、遠東福斯特等。
三、物流發展推動下快速發展的叉車市場
在中國倉儲物流行業處于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叉車將保持高增長的態勢,而叉車“鋰電化”已成行業發展一大趨勢。
今年以來,鋰電叉車得以迅猛發展,今年1-5月份的鋰電叉車銷量達9000臺以上,超過了去年全年鋰電池叉車8681臺銷量的總和。
在叉車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多家主流叉車廠都在積極導入鋰電池的應用。
而目前生產的動力鋰離子電池針對的大多是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專門針對叉車領域研發和制造的相應規格尺寸的動力鋰電池并不多。
這給鋰電池行業提供了新的機會,以國軒高科為代表的鋰電池企業開始瞄準叉車領域發力。
國軒高科總裁王強透露,“在叉車細分領域,國軒高科專門成立了叉車技術項目組,針對該細分市場對于電池的技術要求,進行了針對性的研發和布局,在此基礎上專門開發的磷酸鐵鋰電池,在壽命、通用性、安全性、成本性等方面具有競爭力。”
代表企業:國軒高科、比亞迪、寧德時代、微宏動力、安徽益佳通等。
四、快速增長的低速汽車市場
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的《2018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中,首次將低速電動車納入到新能源汽車的范疇。同時,工信部提出要推進四輪低速電動車標準制定,表明國家和各級政府已開始重視低速電動汽車的發展,與其他新能源汽車一樣,低速電動汽車的合法身份最終將落定,低速電動汽車將迎來市場布局的黃金時間。
近年來,低速電動汽車迎來了快速增長,據起點研究(SPIR)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低速電動汽車銷量約20萬輛,2014年翻倍達到近40萬輛,2015年,全國低速電動汽車銷量增長50%多,逼近70萬輛,截至2017年底,全國低速電動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200萬輛。
無論從政策層面還是市場層面,低速車都迎來鋰電化替代的機遇。
代表企業:力神、鵬輝能源、雄韜股份、動力源、國軒高科、珈偉股份等。
五、萬億規模儲能市場
隨著電池成本的不斷下降,鋰電池在儲能領域的應用場景正不斷被開發出來,讓鋰電儲能成為新能源汽車后又一風口。
近日以來,多起儲能大單落地引起業內廣泛關注,種種跡象表明,儲能市場正邁入發展的快車道。
行業預計未來十年我國儲能市場的容量將超6000億元,到2020年,我國儲能市場累計裝機規模將超過50GW,儲能投資建設規模將達到2300億元。
近年來鋰電儲能市場開始逐漸升溫,從而吸引了大批電池企業開始布局儲能市場。進入2018年,儲能市場鋰電化趨勢更為明顯,電池企業紛紛將儲能市場劃為2018年的重點布局領域。
專家表示,鋰電池儲能市場雖然目前還處在示范論證階段,但從長遠來看,儲能領域將是鋰電池最大的應用市場,隨著應用領域逐步打開,儲能市場將加速擴張。
代表企業:比亞迪、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力神、比克、億緯鋰能、力信、中航鋰電、中興派能、南都電源、猛獅科技、雄韜股份、桑頓新能源、科陸電子、欣旺達、北京國能等。
六、百億規模動力電池回收市場
市場層面,國內首批進入市場的汽車動力電池已進入大規模退役階段,數據顯示,2018年動力電池報廢回收將達6萬噸,到2020年,累計報廢量將達12萬至20萬噸,對應的動力鋰電回收市場規模將達120億元。
政策層面,今年8月1日,工信部制定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開始正式實施。
政策和市場雙輪驅動,電池企業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愈加重視,在回收、拆解、梯次利用等方面,動力電池企業企業正在加緊布局。
代表企業:寧德時代、比亞迪、卡耐、中航鋰電、比克、國軒高科、桑頓新能源等。
上一篇:軟包動力電池的進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