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870次 | 2018年08月09日
中美貿易戰暫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影響不大
北京時間4月3日,美國政府公布了對華加征關稅的商品清單,清單中對涉及1300多個稅號的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加征25%的額外關稅,涉及金額高達500億美元。中國政府反應迅速,于4日下午公布了“對美14類106項商品加征25%關稅”的相關措施,堅決回應了美國這一破壞中美貿易正常發展的行為。
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零部件產品上榜美征稅清單
此次美國“301清單”不僅包含了特種設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等方面,其中還有不少新能源汽車的相關產品。幾乎涵蓋了所有類型的傳統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電動汽車,鋰電池等電動汽車關鍵部件也沒有幸免。
涉及汽車類的項目清單
有數據顯示,2017年一年我國汽車出口總量為89.1萬輛,新能源汽車出口約為10萬輛,只占出口總量的1成多。但插電式乘用車則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國,一半以上的插電式乘用車都銷往美國。在其他新能源汽車方面,美國也是我國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之一。而隨著中美貿易戰的不斷升級,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對美出口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中美貿易戰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帶動了鋰電池等相關企業迅速崛起,并逐漸開始了全球化的戰略布局。此次特朗普對華加稅的目的,無非是想遏制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迅猛勢頭,保護美國本土產業的利益。此次中美貿易戰意味著,蔚來、寧德時代等中國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還沒進入美國市場就有可能面臨關稅壁壘。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如果美國相關市場需求量逐漸擴大,新能源汽車等產品的生產可能會在美國本土進行,也就是說我們會在美國建設工廠來服務當地消費者。這樣看來的話,關稅對我們造成的影響其實并不大。
在鋰電池方面,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目前中美貿易戰對鋰電池企業影響較小,鋰電池對美出口所占的份額并不大,并且中國國內擁有足夠大的市場消化空間,因此不會對鋰電池產業產生較大的影響。
但也有分析認為,國內受此影響最嚴重的主要是鋼鐵、鋁等行業,尤其是特種航天、信息及通信技術、機械制造等領域,以及貿易占比較高的行業,鋰電池的生產過于依賴這些先進的生產設備,因此可能會對鋰電池制造行業造成一定影響。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機遇與挑戰
對于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而言,中美貿易戰帶來的不僅僅只有危機。威馬汽車創始人沈輝表示,如果中美貿易戰持續進行,將把中國這塊肥沃的市場留給本土新能源汽車廠商。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此次美國單方面發起的貿易戰,也會對美國當地的相關汽車市場造成巨大影響。有數據顯示,美國知名新能源汽車制造商特斯拉,每年向中國出口汽車約1.5萬輛,并且在華市場份額全部依賴于出口。“301清單”一旦實施,特斯拉對華銷售的所有汽車都將會受到加征關稅的影響。他們之前占有的中國市場份額也將會相應減少,并且分配到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上去。這樣一來,中國本土的相關企業將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總而言之,此次中美貿易戰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造成的影響不可避免,但也將給我國產業鏈企業帶來新的生機。如何將這次危機轉化為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動力,這將會是每一個產業鏈企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下一篇:多項技術探索動力電池梯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