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63次 | 2022年02月10日
價格上漲 供應趨緊動力鋰電池原料市場波動下藏風險
來自我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九月,三元鋰離子電池共計裝車4.2GWh,同比上升45.1%,環比上升20%。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共計裝車2.3GWh,同比上升146.1%,環比上升49.2%。
動力鋰電池裝車量的上升,也帶動了原材料需求的上升。"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動力鋰電池原材料相關的一系列問題應該引起重視。"我國電池工業協會專職副理事長王敬忠在接受《我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生產動力鋰電池所需的鈷、鎳、鋰等礦產資源趨緊的走勢越來越明顯,且對外依賴較高存在供應鏈安全風險。六氟磷酸鋰等部分原材料價格近期上揚,又給動力鋰電池產業發展帶來新的考驗。
原材料資源日趨緊張重要材料和設備依賴進口
目前的鋰離子電池,重要包含8種金屬材料。其中,用量較多的是鎳、鈷、鋰、錳。動力鋰電池產量的上升,使相關原材料供應受到關注。"目前國內生產動力鋰電池所需的鎳、鈷、鋰等原材料重要依賴進口,且長期來看有供應不足的風險。"王敬忠告訴記者。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50年,鋰的全球年消耗量將逐步提高,總量預計為511萬噸,占陸地鋰總儲量的1/3以上,由此推算,陸地上的鋰礦藏將在2080年消耗殆盡。
全球電動汽車行業近年來快速發展,推動動力鋰電池的需求量不斷上漲。2018年,動力鋰電池需求量為142GWh,而這一數字到2030年將增至2.3TWh,由此帶動了原材料需求也隨之上漲。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要注意的是,動力鋰電池所需的金屬礦產資源較為集中的地區分布在南美、非洲和澳大利亞,鎳重要來自印度尼西亞和巴西,鈷重要來自剛果(金),鋰重要來自澳大利亞和智利。在我國,這三種重要金屬材料的進口比例在70%~80%。
"在全球現有鋰礦資源分布中,智利和澳大利亞占76%,我國占20%左右。但年產量方面,智利和澳大利亞占76.2%,我國只有7%左右。"傅正文表示,我國鋰資源重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等地,且礦產品位較差、交通不便、產量不大、開采成本較高、利用率較低,最重要的是鋰提取的膜和吸附劑等關鍵技術或設備均來自國外,在萃取、抗腐蝕方面和國外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時至今日,我國已經成為動力鋰電池產量最高的國家之一,鎳、鈷、鋰的消耗量逐年上升,和國內的原料供應趨緊形成鮮明比較,由此也引發了業界對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穩定性的思考。
"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既要理順供應保障鏈條,更要進一步提升采礦及提取技術,強化自主創新,使國內相關產業鏈發展、提升、壯大。"天津大學內燃機燃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姚春德在接受《我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日我國出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推動動力鋰電池全價值鏈發展,提高鋰、鎳、鈷、鉑等關鍵資源保障能力,提高工藝水平和生產效率。姚春德強調,這體現了國家對動力鋰電池產業鏈的高度重視。
"動力鋰電池的回收、梯次利用也是緩解資源緊張的有效路徑。"在姚春德看來,工信部日前公布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提出,要對報廢的動力鋰電池梯次利用進行規范管理,對動力鋰電池中部分原材料的回收、梯次利用提出了可行的方向。
關鍵原料價格一路上漲電池公司擴大"朋友圈"
目前,動力鋰電池市場和原材料資源、市場價格等因素密切相關。"誰掌握了動力鋰電池的原材料,誰就擁有了動力鋰電池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在姚春德印象中,動力鋰電池材料價格波動會引發市場的一系列連鎖反應。像鈷的價格曾一度出現劇烈震蕩。2017年,鈷價從每千克32美元(約合人民幣213元)上漲至75美元(約合人民幣498元),上升114%;2018年更是一度高達95美元(約合人民幣632元),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引起動力鋰電池價格的波動。
近期,動力鋰電池原材料中,六氟磷酸鋰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十月十四日,國內六氟磷酸鋰成交價在8.5萬~9萬元之間,較九月底每噸至少上漲1萬元,達到近期的價格峰值。此外,自九月中旬國內已有多家六氟磷酸鋰生產公司宣布對外停止相關原材料報價。"停止報價是因為六氟磷酸鋰供不應求,原材料生產公司已經沒有庫存了。"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徐興無表示,六氟磷酸鋰價格再次上漲,特別是隨著近期電動汽車產銷升溫,導致六氟磷酸鋰需求上漲。
此外,隨著國內近年來電動汽車產銷量的提升,市場競爭向上游原材料領域延伸。早在2010年,比亞迪花費2億元買下西藏礦業旗下鋰礦資源;2018年,CATL通過加拿大時代公司獲得北美鎳業25.38%股權;今年八月,CATL再次投資近200億元,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上市公司進行投資,建立自己的產業鏈"朋友圈"。
回收利用不解近渴如何保證市場平穩
近年來,在相關政策支持下,動力鋰電池回收也在出現不斷向好的勢頭。調查表明,今年我國動力鋰電池累計退役量將達25GWh,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16GWh。因此,吸引了不少公司躋身動力鋰電池回收再利用行列。在國內的動力鋰電池回收方面,中鈷、鎳的提取技術相對成熟,回收率可達90%以上。相比之下,鋰的提取則要更昂貴的有機溶液,成本較高,其回收率只有約50%左右。
而且,目前國內電池回收多以三元鋰離子電池為主,其鋰含量是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含鋰量的1倍左右,且磷酸鐵鋰離子電池中沒有鎳、鈷資源可回收。"在價格上,只有當金屬鋰原料價格維持較高水平時,回收磷酸鐵鋰離子電池才有盈利的可能,其盈虧平衡線在每噸4萬元左右。"王敬忠表示。
動力鋰電池的價格走勢一直為業界所關注。"隨著技術進步,以及價格較高的鈷用量減少,三元鋰離子電池成本還會進一步下降。到2025年,三元鋰離子電池的市場售價大約為500元/kWh,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市場售價大概400元/kWh,相比現在的售價降低一半以上。"徐興無認為。
"動力鋰電池的價格由多種因素決定,和原材料供應情況、技術進步的程度以及生產工藝等方面都有著直接的關系,最大限度保證原料供應,不斷取得技術進步,開發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是保證動力鋰電池產品市場平穩的有效路徑,也是動力鋰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王敬忠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