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49次 | 2022年01月20日
換電池還是換車,這是個"問題"!
首批新能源車電池"退役潮"即將到來。近期,一則有關"賣車4萬,換電池也要4萬?"的消息在網絡上發酵,并引起熱議。首批新能源車主到二手車市場售賣時發現,5年前17萬元購買的新車,如今殘值僅有20%左右,而過了質保期更換新電池還要自費,所需費用幾乎和二手車一個價格。
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的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我國退役電池累計約為20萬噸。另有專家預計,2025年我國退役電池將達到78萬噸。在退役潮來臨之際,一些新能源車主正面對著換電池還是低價賣車的兩難窘境。
隨著技術的更迭,續航里程越來越高,加之政策變化和配套設施不夠完善等綜合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一直不高。從我國汽車流通和精真估聯合公布的十一月新能源二手車殘值看,三年車齡純電二手車十一月保值率為36.4%,較十月36.9%呈略微下跌。
由于純電車的電池成本占70%-80%,關于不打算轉賣的車主來說,過了質保期更換電池要高額費用。因此,在"賣不上價"和"換電池貴"的討論聲中,部分購買新能源車的消費者也打起了退堂鼓。從這一層面看,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車,想要成為百姓用車首選,要過的關卡還有很多,要解決的問題依然繁重。
就在近日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中,明確提出推動動力鋰電池全價值鏈發展。包括完善動力鋰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筆者了解到,一般新能源電池在使用8年左右退役后,剩余電池量還可以達到80%,大多數電池可以通過梯次利用,在其他領域進行二次利用,比如儲能設備、小型戶外照明設備等。梯次利用的完善,不僅讓即將大批退役的電池發揮"余熱";同時,建立電池回收環節的標準化,也解決了電池回收渠道,從而降低更換電池的成本。
《意見稿》對未來新能源車的發展寄予期望,指出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占比達到25%左右,這就意味著屆時每賣出四輛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車。這個目標雖然在業內看來不難實現,然而,真想讓這一目標落地還要解決百姓購車的后顧之憂,這其中就包括電池的回收。未來,只有建立健全動力鋰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退役退出等環節管理制度,加強全生命周期監管,才能真正讓新能源車成為"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