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38次 | 2022年01月17日
產量55Gwh!大眾電池供應商SKI擬61.5億在美新建電池廠
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午,韓國SK集團旗下負責生產動力鋰電池的SKInnovation(下稱"SKI")在韓國首爾舉辦董事會,決定在美國佐治亞州杰克遜縣(JacksonCounty)新建動力鋰電池廠。
據悉,新電池廠預計2019年初開工,2022年投入生產,總投資金額將達到1.14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61.5億元),投產初期年產目標值為9.8GWh,后期經過追加投資,預計年產量將達到55GWh左右。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SKI在美國新建的電池廠旨在為大眾汽車供應電池包。一方面大眾汽車位于田納西州的生產基地距離SKI新廠僅240km;另一方面,SKI本身也是大眾汽車指定的北美鋰電供應商。
按照大眾汽車的規劃,2025年將推出50款大眾品牌的全新純電動汽車型,屆時,大眾每年要近150GWh以上的電池容量,以滿足其快速上升的需求。而在動力鋰電池采購模式上,大眾采用"自產+外采"的方式,即除自己生產部分動力鋰電池外,還將采購LG化學、三星SDI、SKI及CATL等國際一流電池供應商。其中SKI將滿足大眾在北美市場的需求,CATL是大眾在我國市場的戰略合作伙伴。
全球鋰電擴張熱潮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值得一提的是,大眾的新能源布局只是全球汽車產業的一個縮影,寶馬、奔馳、豐田、日產等幾乎所有的主流車企都在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軍。在這樣的背景下,鋰電公司也開啟了新一輪的投資擴產熱潮。
以SKI為例,自2017起,SKI開啟了全球范圍內的鋰電產量擴張。2017年底,SKI在歐洲匈牙利斥資8000萬億韓元(約合7.34億美元),建電池廠,預計2020年實現量產,其電動汽車電池總產量將達到7GWh,可供應近20萬輛電動汽車。
2018年八月底,SKI重啟和北京汽車的合作項目,將投資人民幣50億在常州建年產7.5Gwh的動力鋰電池廠,預定新廠在2019年下半完工,2020年初正式啟動量產。同時,為配套我國電池廠,SKI還于2018年十月投資24.4億元在常州建立隔膜廠,新廠預計2020年投產,屆時,SKI在隔膜領域總產量將達到8.5億平米。
算上SKI在韓國本土的電池廠,2020年SKI的實際產量將達到20Gwh;2022年美國廠投產后,SKI的鋰電實際產量達30Gwh。此后隨著各廠產量逐步釋放,SKI的實際生產量力還將快速新增。
至此,SKI的鋰電版圖已經十分明朗了,美國、歐洲、我國、韓國四大鋰電廠共同發力,形成一張全球范圍內的鋰電網絡,以滿足整車公司日益上升的動力鋰電池需求,未來還不排除在東南亞設立新廠的可能。
無獨有偶,LG、三星、松下等國際一流電池供應商的鋰電布局和SKI如出一轍,除了本土的電池廠外,紛紛在歐洲、我國等新能源產業快速上升的地區設立新廠,大幅擴張動力鋰電池產量。
同時,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鋰電市場,其本土的電池公司也在快速擴張中,據不完全統計(部分公司未披露投資金額及產量),2018年動力鋰電池投資金額近2000億元,其中九月-十一月擴建/新建動力鋰電池的投入資金達1290億元,擴張產量為190GWh。
業內人士認為,電池公司產量大幅擴張,一方面反映當下新能源產業發展快速上升,帶來了巨大的需求上升,另一方面大幅擴張的產量也將加快電池公司淘汰升級,未來電池公司競爭必然十分慘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