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942次 | 2022年01月13日
六氟磷酸鋰價格斷崖式下跌 "六爺"能否雄風再起?
步入2018年以來,六氟磷酸鋰價格繼續持續走低,截至五月初,價格眼看將要跌破11萬元/噸,六氟磷酸鋰及電解液生產公司苦不堪言。這兩年,動力鋰離子電池上游原材料市場可謂風起云涌,一邊是鈷價大幅度攀升,成為"鈷爺";另一邊卻是六氟磷酸鋰價格跌破神壇,淪為"白菜價",由"六爺"變為"六孫"。
自2017年三月,六氟磷酸鋰價格出現斷崖式下跌行情以來,"六爺"的身價從2017年年初的35萬元/噸一路下跌至2017年年底的15萬元/噸,又到如今"基本游離到成本價邊緣"。
"六爺"跌落神壇引發蝴蝶效應
"六氟磷酸鋰均價已跌至13萬元/噸,個別小規模公司的產品價格在11萬元/噸,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甚至虧損停產的地步。但也有個別穩定的海外出口訂單,對質量要求比較高,可以達到15萬元/噸。"不久前,某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近日,必康股份向電池我國網透露,受六氟磷酸鋰價格持續低迷以及公司新能源板塊受市場競爭環境惡化影響,2017年營收和利潤均呈現下降。六氟磷酸鋰業務實現營業收入2.07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61.61%。而受六氟磷酸鋰價格影響,另一家上市公司天際股份2018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5億元,同比下降31.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0.41萬元,同比下降89.40%。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眾所周知,六氟磷酸鋰是電解液的重要原材料,受六氟磷酸鋰價格行情影響,電解質公司也被"殃及了池魚"。據了解,電解液的價格從2017年年初的7.5-8.5萬元/噸下降至2017年年底的4-6萬元/噸。從產值來看,2017年國內電解液產值59.5億,同比下降0.92%,產值出現負上升,公司毛利下降嚴重。
作為國內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龍頭公司,新宙邦近日公布2018年一季報稱,公司實現營業利潤0.58億元,同比下降28.77%;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52億元,同比下降23.33%。雖然新宙邦電解液銷量實現了上升,但由于六氟磷酸鋰價格大幅下降,再加上行業競爭加劇,導致電解液價格下降,致使毛利率同比下降。
"六爺"并非第一次跌落神壇
近幾年六氟磷酸鋰價格"三起三落",價格波動有如過山車,"六爺"也不是第一次跌落神壇,價格行情只是市場供需狀況變化其中的一種體現而已。
作為電池電解液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鋰的生產技術含量相當高。長久以來,六氟磷酸鋰生產技術一直被日本公司瑞星化工、森田化學和關東電化等壟斷,價格超過40萬元/噸,毛利率高達80%。
而隨著我國六氟磷酸鋰國產化速度的不斷加速,六氟磷酸鋰價格由2010年34萬元/噸左右下降至2015年第二季度最低點的8.4萬元/噸,電解液價格也隨之從2011年的8.5萬元/噸快速下跌到4.5萬元/噸。
之后,在市場需求的刺激下,2015年六氟磷酸鋰產品價格又反轉到30萬元/噸。到了2016年下半年,由于國內動力鋰電池市場爆發式上升,電解液剛需被急速拉升,再加上資本炒作,六氟磷酸鋰供應出現巨大缺口,六氟磷酸鋰價格飆升至43萬元/噸的高位。
"六爺"為何又下神壇?
六氟磷酸鋰價格幾經波折,從34萬元/噸跌到8.443萬元/噸,之后從8.4萬元/噸再到43萬元/噸,又從43萬元/噸下跌到13萬元/噸,"六爺"也算見過大世面了。而2017年的大跌,有以下原因:
1、產量大幅激增。2016年,受國家政策利好,新能源汽車產業飛速發展,動力鋰電池的需求量大幅新增,用于電解液生產的六氟磷酸鋰需求量隨之大增,造成六氟磷酸鋰市場供給出現巨大缺口。國內眾多公司紛紛啟動擴產計劃,導致市場總產量大大超過總需求。據電池我國網了解,2016年國內六氟磷酸鋰產量16700噸,但供應缺口仍有2000噸左右。2017年各大鋰鹽廠商大量擴產,六氟磷酸鋰產量達到了30000噸。
2、動力鋰電池市場增速放緩。2016年下半年,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猛發展,國內動力鋰電池市場呈現爆發式上升。而進入2017年,受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以及鈷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國內動力鋰電池市場雖然繼續保持快速上升達到21.5%,但和2016年相比,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2018年這種趨勢可能還將持續。
3、競爭激烈價格戰。隨著2017年產量集中釋放,六氟磷酸鋰出現了比較嚴重的產量過剩,供大于求的現實驅使許多公司展開了價格戰,希望通過薄利多銷的手段搶占市場。然而,公司之間的"互相殘殺"導致了市場進一步的微利化。
"六爺"能否雄風再起?
未來,六氟磷酸鋰的價格走勢如何?"六爺"能否雄風再起,比肩"鈷爺"?電池我國網認為,"六爺"渴望東山再起,但江湖早已不是當年的江湖。2018年,六氟磷酸鋰產量將進一步釋放,產量過剩早已初見端倪,這將是"六爺"身價上漲的最大障礙。可以預見,短時間內這種"渴望"似乎已無可能。
據了解,2017年必康股份旗下全資子公司九九久六氟磷酸鋰產量已達到4000噸/年。而該公司還計劃進一步擴大產量,新實行的四期1000噸擴產項目即將投產,2018年或將實現總產量5000噸/年。2018年一月,國內電解液龍頭公司天賜材料也擴大了產量。
目前,天賜2000噸固體六氟磷酸鋰和6000噸液態六氟磷酸鋰已經建成,合計折固4000噸,在建2000噸固體六氟磷酸鋰預計在2018年年底建成。2018年年初,天際股份旗下江蘇新泰材料年產6000噸六氟磷酸鋰建設項目通過竣工驗收,建成投產。加之其目前產量2000噸/年,新增產量全面投產后,天際股份六氟磷酸鋰產量將達到8000噸/年。
據統計,截至2018年四月,國內六氟磷酸鋰產量已經高達3.89萬噸,在2019年前后仍有1.2萬噸產量將會加入。而2018年全球鋰離子電池總產量或將達到182.3GW,按照每1KWh鋰離子電池,要消耗1.5Kg電解液進行測算,則要27.4萬噸電解液。假設全部采用六氟磷酸鋰(目前六氟磷酸和電解液1:7比例關系),每噸電解液約消耗0.14噸鋰鹽,則2018年全球六氟磷酸鋰需求量為3.8萬噸。顯然,2018年國內六氟磷酸鋰產量嚴重過剩的趨勢已經坐實。
業內人士認為,2018年六氟磷酸鋰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行業進入調整期,洗牌加速。雖然2018年總產量還將過剩,但是存在高端緊缺、低端過剩的結構性矛盾,六氟磷酸鋰價格基本已經觸底,下行空間不大。隨著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調整,產業下游需求恢復上升,未來六氟磷酸鋰的價格有望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