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52次 | 2022年01月12日
外媒:我國將統治電動汽車市場 成造福環境榜樣
外媒稱,我國不僅是電動摩托車大國,可能很快也將成為電動汽車大國——假如目前還不算的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電動汽車上升像它這樣顯著。去年我國共售出了35.1萬輛電動汽車,2015年時還只有19萬輛——上升達到85%。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讓購買電動汽車對國民來說更具吸引力,北京試圖借助財政上的鼓勵措施和審批上的優勢令這個受二氧化碳污染的國家變得干凈一些。
據瑞士報道,我國政府還對業界實行了嚴格的規定:到2019年為止,大汽車制造商的銷量中至少要有8%為電動汽車。此外,到2020年,我國售出的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輛中必須有70%為我國品牌。保護措施也應為此助一臂之力:譬如進口電動汽車沒有補貼,進口關稅很高。
報道稱,我國的國家規定和瑞士的政策相反。雖然購買電動汽車在瑞士個別州可以享受稅收上的優惠,但基本上瑞士仍依賴自由市場。這對迅速轉換到電動汽車形成了阻礙:充電樁仍舊不足,這可不是支持購買電動汽車的一個論據。去年瑞士電動汽車銷售陷入停滯。根據瑞士德語廣播電視臺的數據,售出的317318輛小轎車中只有3295輛屬于電池驅動——也就是說只有大約1%。
在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汽車經濟學教授費迪南德·杜登赫費爾看來,我國的榜樣對環境而言是一大幸事。"我國迫使汽車制造商轉變思維,"杜登赫費爾說。作為汽車生意最重要的市場,這個國家可以確定規則。報道稱,假如歐洲或者美國的制造商不順應這一趨勢,那么這項生意就會甩開它們進行,福特、奧迪、保時捷、大眾或者梅賽德斯等品牌假如不電動化在我國就將不再好賣。然而隨著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美國恰恰開始了一個相反的勢頭:"在新總統上臺后石油再次變得便宜,他對二氧化碳根本不感興趣。"
報道稱,不管怎么樣,電動汽車行業的心臟早已經是亞洲。杜伊斯堡—埃森大學的汽車研究中心認為,歐洲貽誤了電池組(電動汽車的發動機)的生產時機。該中心稱,需求在未來九年內將達到目前的70倍。而"來自歐洲電池可以說完全沒有",該中心的負責人杜登赫費爾說,我國制造商一直以來未能參和領先汽油車的發展,但是統治電動汽車市場的道路已經確定好了。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