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91次 | 2021年12月20日
廈鎢新能掛牌科創板 借新能源東風揚帆起航
8月5日,廈鎢新能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為688778,發行價格24.5元/股。此時新能源概念正當時,搭上這股東風,廈鎢新能開盤大漲,截至收盤,公司股票價格達到121.66元/股,漲幅396.57%,總市值超306億元。
根據公開信息,廈鎢新能前身為廈門鎢業下屬的電池材料事業部,自2004年開始研發鋰電池正極材料,并于2016年12月新設公司獨立運行。去年12月底,廈鎢新能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獲審議通過,這是福建省首單分拆上市成功案例,也是繼特寶生物后廈門第二家在科創板上市的國家級高科技企業。
廈鎢新能多年來專注于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鈷酸鋰、NCM三元材料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主要應用于3C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其中來自3C收入的占比超過70%。
廈鎢新能現擁有4家全資、控股子公司和1家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擁有海滄、三明、寧德三個生產基地,并且正在積極布局海璟基地,共計擁有鋰電正極材料60000噸產能的規模。
根據廈鎢新能此前公告,2018-2020年,公司鈷酸鋰和NCM三元材料產能逐年提升,其中,鈷酸鋰產能從2018年的1.4萬噸提升到2020年的3.28萬噸;NCM三元材料產能從2018年的1.25萬噸提升到2020年的2.22萬噸。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雖然產能有較大的增長,但廈鎢新能表示,公司未來5-10年的能源新材料規劃中,新能源汽車領域NCM三元材料是最重要的業務板塊之一。目前公司的NCM三元材料產能顯然無法支撐公司做大做強的戰略目標。在跟蹤的主要客戶的中長期供貨需求中,公司目前的產能已經無法滿足,而且還會陸續拓展更多客戶,整個客戶群體的市場需求還將進一步擴大。
廈門鎢業是廈鎢新能的控股股東,直接持有廈鎢新能45.97%的股份,盛屯礦業則位列十大股東行列,持股2.25%。此外,今年表現亮眼的天齊鋰業也持股2.25%。
廈鎢新能的不少客戶也是很多股民都熟悉的企業。據公開資料,在3C鋰電池領域,公司與ATL、三星SDI、村田、LGC、欣旺達、珠海冠宇及比亞迪等國內外知名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其產品廣泛應用到下游中高端3C電子產品中;在動力鋰電池領域,公司與松下、比亞迪、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及國軒高科等知名電池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
值得關注的是,廈鎢新能本次IPO公開發行股票6289.31萬股,募集資金總額15.41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計劃投向年產4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一、二期)(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9億元)以及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募集資金金額6億元)。
具體來看,年產40000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共分三期,其中一、二期(合計產能2萬噸/年,總投資額18.48億元)作為本次募投項目,新增產能的產品為高鎳NCM三元材料,型號包括Ni6系及以上的高鎳NCM三元材料(鎳含量在60%以上),涵蓋市場上主流高鎳NCM產品。通過生產設備與生產工藝優化,可實現公司高鎳NCM三元材料產品性能方面的提升。
廈鎢新能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擴產項目全部達產后,公司將新增NCM三元正極材料產能2萬噸/年,較現有NCM三元材料產能有較大的提升。項目擴產后,可較好滿足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需求,快速占領車用動力高鎳材料市場,保持與能源新材料大客戶進行長期的戰略合作,鞏固公司在鋰電池正極材料領域的行業優勢地位。
對于募投項目新增產能的消化,廈鎢新能表示已為此做了充足準備。目前,公司已成為國內三元材料銷售規模處于梯隊的主要正極材料供應商之一,與松下、比亞迪、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及國軒高科等知名電池生產企業開展了相關三元材料的合作,相關客戶今后幾年的持續增長需求預計能夠有效覆蓋公司的新增產能。
在業績方面,廈鎢新能在7月底舉行的網上路演中介紹,2018-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70.26億元、69.78億元、79.90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80億元、1.50億元,2.51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73億元,0.72億元、2.44億元。2018-2020年,公司鈷酸鋰銷售收入分別為48.1億元、44.01億元和62.52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9.13%、63.59%和78.49%;2018-2020年,公司NCM三元材料銷售收入分別為20.99億元、25.16億元和17.13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0.16%、36.35%和21.51%。
2021年上半年,廈鎢新能實現營業收入65.6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3.80%。對于營收增長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一方面,隨著下游3C電子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鈷酸鋰產品銷量持續向好;另一方面,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NCM三元材料銷量下滑,2021年上半年隨著下游行業的需求回暖、新產品的銷售放量,NCM三元材料銷量同比大幅增長。此外,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分別為2.82億元、2.8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71.03%、199.8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2.51億元、2.32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63.15%、141.56%。
根據規劃,未來,廈鎢新能還將加大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核心技術的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研發水平。在現有業務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公司產能,提升生產效率。海峽導報社,我的電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