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03次 | 2023年07月13日
需要想在動力鋰電池行業突出重圍 有什么壁壘要突破?
近年來,帶新能源汽車和電動單車發展的額帶動下,我國動力電池市場規模高速增長。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動力電池行業集中度都出現了不斷提升的趨勢,行業龍頭在技術研發、規模、成本、客戶等方面都有比較明顯的優勢,抗風險能力強,其地位難以撼動。
高壁壘形成明顯龍頭優勢
動力鋰電池行業在技術、品牌、規模和資金方面有較高的進入壁壘,使得行業龍頭優勢明顯。
——技術壁壘。動力電池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動力電池的發展需要長期的技術積累,從電動汽車的試點運行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對生產和設計電池及電池組系統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新進入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和成熟應用均需要較長的時間積累。
其中,材料、電芯、模組、電池包、電池管理系統的研發和生產均有較高的技術要求,如沒有相應核心技術,電池生產企業將很難生產出有競爭優勢的產品。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同時,出于成本和安全性的考慮,國內中短期內乘用車市場有向磷酸鐵鋰轉向的趨勢,海外還是以高鎳三元電池為主要技術路線,未來較長時期內兩種技術路線將維持共存;電池的技術迭代較快,意味著需要不斷地投入研發才能保持技術的領先性和前瞻性,中小企業在技術研發和資金方面存在劣勢,龍頭的先發優勢有望長期維持。
——品牌壁壘。動力電池行業具有較高的品牌壁壘。一方面,鋰離子電池產品的安全性、穩定性、一致性、快速響應能力等因素是客戶選擇生產廠商的主要依據,產品得到市場檢驗和得到客戶認可通常需要較長時間。鋰離子電池廠商具備較強的綜合實力和良好的品牌效應,才能獲取客戶的信任。
另一方面,整車企業多采用向合格供應商定點采購的模式,通過對供應商的認證與評估,確定其生產設備、工藝流程、管理能力、產品品質等都能夠達到要求后,才會與之建立定點的供應關系。
動力電池系統作為汽車重要部件之一,在一款車型的生命周期內需持續供貨,整車企業一般不會輕易更換電池供應商。因此,鋰離子電池企業的品牌對能否進入整車企業供應鏈具有較強影響,客戶粘性強。
——規模壁壘。動力電池行業具有較高的規模壁壘,其生產具有規模經濟的特點,生產規模較大、資金雄厚的企業在原材料采購和生產運營方面具有相當的規模優勢。同時,動力電池的研發需要不斷投入,只有規模化企業才能持續保持領先地位。
國家通過頒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從政策層面對動力電池的生產規模提出更高的要求: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企業年產能力不低于80億瓦時。根據《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規劃,到2020年,國家鼓勵并培育形成產銷規模在400億瓦時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國家從政策層面支持和鼓勵動力電池企業做大做強。
——資金壁壘。在資本開支方面,1GWh電池產線需要投資3-4億元,一般需要建設5GWh以上的產能才能達到較好的規模效應,LG化學、三星SDI、SKI、松下、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全球主流電池企業的產能規劃都已經達到了100GWh以上的規模。
行業集中度高且不斷提升
在全球市場上,動力電池主要企業有寧德時代、LG化學、松下電器等。
2020年在全球動力電池在電動車的裝機量方面,寧德時代連續四年奪得了冠軍位置,全年裝機量達34GWh,同比增長2%。三家韓國動力電池企業分列第二、第五和第六位,從增長率來看增長幅度都較大。
在全球市場上,寧德時代、LG化學等龍頭企業在技術研發、規模、成本和客戶方面都有明顯的競爭優勢,近年來,全球市場CR5不斷提高,行業龍頭優勢地位難以撼動。
從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裝機量企業競爭結構來看,寧德時代一家獨大。2020年,裝機量達到31.79GWh;排在第二的是比亞迪,裝機量達到9.48GWh;第三名是LG化學,裝機量為4.13GWh。
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高端產品之間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國內僅有的幾家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屬于壟斷競爭格局。隨著我國政策對動力鋰電池產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行業資金和技術密集的特點,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前瞻經濟學人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