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928次 | 2021年12月13日
廈門鎢業擬分拆上市!增強鋰電材料市場競爭力
3月13日,廈門鎢業發布關于分拆所屬子公司廈門廈鎢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至科創板上市的預案,公司擬在控股子公司廈鎢新能源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后,將其分拆至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廈門鎢業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廈鎢新能源的控制權。
2019年1月30日,中國證監會就發布《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明確“達到一定規模的上市公司,可以依法分拆其業務獨立、符合條件的子公司在科創板上市”。
據悉,廈門鎢業早在2002年起就已陸續投資建立了鈷酸鋰、錳酸鋰、三元材料及磷酸鐵鋰等生產線,隨著公司新能源材料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為更好地實現新能源材料業務的獨立運作,促進新能源材料業務經營業績與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公司于2016年12月將新能源材料業務從母公司分立,設立廈鎢新能源。
廈鎢新能源的主營業務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制造和銷售,產品涵蓋鈷酸鋰、三元材料、前驅體、錳酸鋰、磷酸鐵鋰、高鎳材料、NCA等系列能源新材料產品。廈鎢新能源正積極進行富鋰錳基、5V高電壓等下一代能源新材料產品開發,公司產品目前廣泛服務于國內外知名電池客戶,市場占有率在同行業中排名前列。
廈門鎢業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3.13億元,和上年同期相比(同比)減少10.9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7億元,同比大降46.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更是同比大降66.87%,為1.02億元。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不過,廈門鎢業電池材料業務方面在正極材料企業業績普遍下滑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增長。
2019年,電池材料原材料鈷鋰市場價格2019年上半年一路下跌,下半年有所回升,受上半年消化期初高價鈷原料庫存影響,盈利水平同比下降,但受益于產銷規模擴大及政府補助、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政策影響,廈門鎢業的電池材料原材料業務板塊實現利潤總額1.28億元,同比增長38.37%。
財務數據顯示,廈鎢新能源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9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2.17億元、70.28億元和50.28億元,相對應的凈利潤為1.69億元、8035.42萬元和155.73萬元。
在擬分拆公司股東情況方面,廈門鎢業目前直接持有廈鎢新能源53%的股份,是廈鎢新能源的控股股東;福建省稀有稀土集團直接持有廈門鎢業32.05%股份,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福建省國資委通過福建省冶金控股持有福建省稀有稀土集團85.26%股權,即福建省國資委為廈鎢新能源的實際控制人。此外,天齊鋰業也持有廈鎢新能源3%股份。
廈門鎢業表示,通過本次分拆,公司將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除專注于鎢鉬材料與稀土業務外,將廈鎢新能源打造成為公司下屬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業務的獨立上市平臺,通過科創板上市進一步加大廈鎢新能源核心技術的投入,增強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業務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實現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業務板塊的進一步做大做強,把廈鎢新能源打造成最具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電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