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77次 | 2021年11月23日
注定三分天下?氫燃料動力電池車近年或迎顯著發展期
盡管如今仍是燃油汽車的天下,但是并不能阻擋汽車先進技術的持續性研發。日前,本田與通用宣布將就氫燃料動力鋰電池進行密切合作,使人們再次聚焦到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領域,就某百科所言,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是傳統汽車的最理想的替代方法,那么,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會如愿成為汽車圈的一股強硬新勢力嗎?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車用動力研究所所長、全國燃料動力鋰電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裴普成向網易汽車表示,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從根本上解決了電動汽車的不足,如鋰離子電池續航里程受限和充電時間長的問題,也解決了鋰離子電池安全性問題。因此,有關氫動力燃料汽車,裴教授預測近幾年市場將會有顯著發展,2020年或會形成一定比例的量產規模。同時他認為,依據駕駛者的需求差異,未來汽車必然是多種類型共同存在,燃油汽車、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多半會共分天下。
是“高?!闭◤??車用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并不可怕
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車是以氫做為動力,通過燃料動力鋰電池將儲存在燃料(氫)和氧化劑(氧)中的化學能通過電化學反應直接轉化為電能,過程中不涉及燃燒,無機械損耗,能量轉化率可高達80%(汽油發動機效率則約為40%),產物僅為電、熱和水蒸氣;且運行平穩,無振動和噪音。
以往,人們對氫能源多少懷有一些畏懼。裴教授介紹到,經研究表明,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實際上比鋰離子電池的安全系數更高。為何?因為氫氣比較輕,假如在汽車中發生泄露,氫氣會迅速向上擴散跑掉,并不會燒損汽車。日本、德國以及我國都做過相應實驗,再三驗證過氫氣安全問題。當然,氫氣在開放空間是安全的,但其在封閉空間中的安全性則要得到重視。存放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車庫,要加裝氫傳感器及通風裝置,最好露天停放,以防發生危險。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說說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優勢與問題
話說回來,我們為何說氫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可以和燃油車、純電動汽車共分天下?其實,與燃油車和純電動汽車相比,氫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具有三個最顯著的優勢,一是補充能源所需時間短,和在加油站加油相類似,只要3-5分鐘。而純電動汽車充電最少要20分鐘,在普遍充電樁,一般要花費幾個小時。二是氫動力燃料汽車續航里程較高,普遍在500km左右,馬力也比較強勁,純電動汽車普遍在200-300km之間。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零排放,排放產物為電、熱和水蒸氣,儲量豐富。運行平穩無噪音,無機械損耗,壽命長等優勢。同時,駕駛者對汽車的需求是不同的,所以未來汽車市場的組成類型也必然是多樣化的。
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具有明顯優勢,但同時它也面對著很多制約因素。最顯著的兩個制約因素便是成本和加氫站建設問題。正如裴教授所說,汽車與加氫站,就像是雞與蛋的關系。目前,政府要大力主導氫能源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的發展,支持加氫站建設。假如達到一定規模的量產,其成本自然會有所下降,氫動力燃料汽車的規模投產只是時間問題。
各國已經確定發展路線
據了解,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已經度過技術開發階段,目前正處于市場導入階段。我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進華表示,在能源轉型和升級上,氫能占據著重要位置,尤其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很多重要國家已經形成這種共識,正在將其應用轉變為戰略及實踐。其實,日韓、美國、歐盟等均已經制定了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發展路線。
事實上,日本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發展已經初見成效,重要歸功于日本政府的大力引導。2010至2020,日本政府計劃普及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500萬輛,至2030年,日本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目標市場占有率達到1/5,并計劃于2018年前建設100座加氫站。
韓國政府計劃至2020年建成加氫站80座,2030年建成520座加氫站,2050年達到1500座。
美國在2006年專門啟動了國家燃料動力鋰電池公共汽車計劃,進行大量研發和示范工作,在燃料動力鋰電池混合動力叉車方面,也有大規模示范研究,目前全美大約有5000輛燃料動力鋰電池叉車。
2008年,歐洲議會通過《氫能源和燃料動力鋰電池聯合技術發展計劃》,計劃在2020年,將車用燃料動力鋰電池實現大規模商業化運行。到2025年,氫將成為重要的交通燃料。其中,英國計劃2030年之前保有160萬輛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力爭至2050年,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在英國市場占有率達到30%~50%。
我國前不久公布的《我國制造2025》重點技術領域技術路線圖中提到,到2020年要實現燃料動力鋰電池關鍵材料批量化生產的質量控制和保證能力;在2025之前,實現我國氫能汽車方面的制氫、加氫等配套基礎設施基本完善。為了推行氫能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國家也出臺了對汽車和加氫站的相應補貼政策。
何時能收獲果實
就車企而言,本田汽車的全新Clarity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于2016年第一季度在日本上市,但價格較高,這或許也間接促成了本田和通用共同生產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的新一代系統的合作,計劃通過合作研發解決燃料動力鋰電池高成本的難題。據悉,本田和通用兩家公司在2002年至2015年間共獲得超過2220項燃料動力鋰電池技術專利,雙方在三年前便就氫動力燃料汽車方面展開合作。
豐田于2014年底推出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車Mirai,在日本國內上市,隨后又開放了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技術專利的使用權,另外,豐田和寶馬在2012年也宣布了兩者在氫燃料動力鋰電池驅動系統等領域將構建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據了解,寶馬計劃將于2020年量產I系列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除此之外,奔馳奧迪皆有涉足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領域,奔馳計劃將于2017年公布GLC級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續駛里程650km。大眾奧迪于2016年一月在底特律車展上公布了燃料動力鋰電池SUV。而就德國三強而言,對純電動汽車的投入卻比對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的投入多很多。
當然,值得注意的是本田豐田等日系車企,此前一直著重開發混合動力汽車和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并不看好純電動汽車發展。但近兩年卻相繼宣布涉足純電動汽車發展,豐田更是由董事長親自帶隊EV事業,其對純電動汽車大刀闊斧的架勢,也能讓我們看出一些發展勢頭。
豐田表示,他們正在就純電動汽車技術進行相關研發,目前還沒有可以透露的產品計劃。另外,氫燃料動力鋰電池車Mirai將會于今年在國內進行實證行駛實驗,現在正在對該車的此番駕駛測試進行相應準備。本田亦是在新能源領域加緊布局,近日剛剛宣布將與日立汽車系統公司合資成立一家電動汽車引擎研發公司,應對全球技術競爭。
豐田與本田顯然意識到,在氫動力燃料汽車爆發式上升之前,純電動汽車的相對普及已經是大勢所趨,那么日系車企們無論如何也不能在此領域出現產品空白。短時間內,氫動力燃料汽車還不能帶給車企們豐厚的回報,因此要在積極布局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前提下,仍然要落實對純電動汽車市場的研發與落地。
我國工程院院士、原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衣寶廉院士認為,假如不能使加氫站像加油站“遍地開花”,車企或政府可以率先推廣發展大巴車、物流車或軌道交通車等商用車。商用氫動力燃料動力鋰電池車對加氫站的依賴程度低,是加速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產業化的一種路徑。據了解,豐田的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客車——豐田FC客車計劃于今年正式上路運營,將從2018年大規模推廣現有FC客車的升級版。我國客車行業公司諸如中植汽車、宇通、福田、飛馳等都在相繼開發出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客車,并具備小批量生產的能力。
隨著技術的進步,如若有更多汽車廠商的進入燃料汽車市場和深度研發,氫動力燃料汽車或能獲得長久的生命力。一窺各國和車企們政策及研發路線,也許到2020年就可以初見分曉,在未來,純電動汽車、混合電動汽車和燃料汽車似乎都會有“一展身手”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