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88次 | 2021年11月10日
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要警惕歐美隱形勁敵
六月二十七日,我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在我國(青海)鋰產業與動力鋰離子電池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動力鋰離子電池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我國公司將逐步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擴展,日韓公司也將進一步向我國市場發力,我國將成為動力鋰離子電池競爭的主戰場,歐美國家公司雖然在本輪競爭中失去了位置,但是他們已經在為下一階段的競爭做布局,是潛在的強大競爭者。
▲我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
他認為,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獨進這并不現實,電池公司應該提升對產業鏈的整合能力,通過戰略合作、聯盟合作和合資等多種方式與研發機構、核心材料、整車回收和梯次利用等公司做深度合作,保障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的持續進步,形成越來越強的國際競爭力,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以下是陳清泰對國內在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取得的成就、面對的挑戰及如何應對提出的三點思考:
第一,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快速進步支持了電動汽車整體性能和競爭力的提高。在政策和市場雙驅動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鋰離子電池比翼雙飛,據統計,2017年我國動力型鋰離子電池的出貨量達到39.1億瓦時,占鋰電行業總體規模約50%。其中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出貨量達到38GWh,占全球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的65.4%,預計下一步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發展,鋰離子電池的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同時也帶來了對鋰、鈷等資源的巨大需求。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在這個過程中,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水平快速提升,部分指標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比如動力鋰離子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超過了每公斤240瓦時,規模化生產使得動力鋰離子電池的成本也在迅速下降,電池單體已經從2012年的每瓦時5元降到了目前每瓦時1元左右。鋰離子電池生產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也在大幅度提高,一線公司的自動化率已經超過了65%,這對保障產品質量發揮了重要的用途。
第二,注意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競爭格局和發展事態的變化。動力鋰離子電池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我國公司將逐步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擴展,而日韓公司也將進一步向我國市場發力,我國將成為動力鋰離子電池競爭的主戰場,歐美國家公司雖然在本輪競爭中失去了位置,但是他們已經在為下一階段的競爭做布局,是潛在的強大競爭者。
從公司方面看,全球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一直是被幾大公司所盤踞,2017年排位前十的公司出貨量占到了80%,可喜的是,前十公司到會(到今天會議)的大約有九家,市場將進一步向優勢公司集中,小型低水平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將在競爭中被淘汰。
數據顯示,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配套公司已經從2015年的大約150家降到了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公司已經被淘汰出局。
從公司關系來看,電池公司與整車公司的關系已經不僅僅是純粹的供需關系,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另一方面,電池公司已經從爭奪配套客戶的競爭延伸到上游材料和資源,世界各地的鋰礦、鈷礦資源炙手可熱,誰掌握了上游資源誰就在下一步競爭中處于主動的地位。
從發展階段看,最早投入市場的車載動力鋰離子電池已經開始進入退役期,第一波規模化的退役即將到來,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對環境保護全壽命周期的經濟性、資源再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越來越多的公司已經開始研究布局,處理好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對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未來電動汽車將與可再生能源密切配合,動力鋰離子電池作為綠色、減排,它所依托的是可再生能源的供電,而較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有效利用則有賴于儲能載體的支撐,這就使車載電池和可再生能源構成了一個最佳的搭配。這種結合既可以實現綠色出行,又可以打量消納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環保意義。
第三,要加強產業和公司之間的協同合作。動力鋰離子電池是一個高技術新興產業,這個領域的創新發展涉及到諸多交叉學科和產業的協同與合作,要求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獨進這并不現實,電池公司應該提升對產業鏈的整合能力,通過戰略合作、聯盟合作和合資等多種方式與研發機構、核心材料、整車回收和梯次利用等公司做深度合作,保障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的持續進步,形成越來越強的國際競爭力,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下一篇:動力鋰電池產業將現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