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3912次 | 2021年10月25日
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過了質保期該怎么辦?
國家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工信部聯合下發的《有關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的通告》中明確提及,車企要進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必須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供應不低于5年或10萬公里(以先到者為準)質保。電動汽車電池的質保期之后會出現什么情況,又要如何解決?
動力鋰離子電池進入后市場就逃不開兩大問題:一是電池的售后,消費者最擔心的莫過于質保期后,電池維修更換的成本過高且維護主體不明確的問題;二是電池的報廢和回收,尤其在電池回收領域,目前還缺乏相應的標準,數據顯示,1個20克的手機鋰離子電池可污染3個標準游泳池容積的水,若廢棄在土地上,可使1平方公里土地污染50年左右,一個1噸左右的電池組污染程度可想而知。
就上述問題,記者采訪了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動力鋰離子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在他看來,動力鋰離子電池超過質保期后會出現兩種情況:一、電池組中個別電芯出現問題,可以通過整車公司找到電池生產商進行維修;二、電池組徹底報廢,這要徹底更換電池組,不再適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池則進入梯級利用狀態,最后加以回收。
■過保后的維修和梯級利用
“質保期不等于電池使用壽命。”王子冬告訴記者,“實際上,消費者對電池性能不用過于擔心,一般來說,只要電池容量高于80%,電動汽車可以正常使用。假如在使用過程中,個別電芯出現問題僅需更換相應電芯即可,不要更換整個電池組,因此費用不會過高。”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但由于行業內電池質量參差不齊,無論是私人消費者還是公司客戶,有關質保期之后電池的性能憂心忡忡,記者和幾家公司溝通后發現,很多公司針對這一現象推出了相應的服務,例如延保和折價回收服務,以此打消客戶的疑慮。
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負責國內市場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針對公交客戶采取了在質保五年的基礎上,再簽訂延保協議進行有償服務。有關不能繼續使用的電池,公司會對其進行折價回收。”
記者在與該工作人員溝通時得知,由于電池的類型、容量等各不相同,公司很難給予統一的延保費用標準,大多依具體情況協商解決。
有關達不到電動汽車使用標準的動力鋰離子電池,理論上應該進入梯次利用階段。中信國安盟固利的市場人員對記者說,電動汽車替換下來的電池可以用在民用領域,可繼續用于新能源分布式發電站、路燈、通訊基站等儲能領域,也可用在電動場地車、游覽車、高爾夫球車等低速電動汽車上,實現電池的梯級利用,以節約成本。
相有關電池的梯級利用,電池回收的難度更大。
■動力鋰離子電池面對回收困難
動力鋰離子電池在回收領域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回收標準,在王子冬看來,如何進行梯級利用也是缺乏標準的,“電池容量達到何種程度可以進入下一階梯利用,都沒有明確的標準,何種程度不能再進行梯次使用,要進入回收程序也沒有明確的標準可以參照。”
除了缺乏回收標準,公司資質成為制約電池回收的又一瓶頸,“隨著電池衰減程度的加深,電池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斷降低,回收公司要具備相應的手段和能力,具備相應資質的公司寥寥無幾。”王子冬對記者說,要做到電池的安全回收難度相當大。
現實情況是,國內鋰離子電池品種繁多,電池構造復雜且沒有固定標準,造成拆解回收工藝復雜難以形成產業化經營,有數據顯示,國內從鋰離子電池中回收碳酸鋰的成本仍是公司直接生產成本的5倍以上,導致公司缺乏回收熱情,加之政府缺乏鼓勵政策,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面對極大困難。
動力鋰離子電池從生產、使用、梯次利用、回收應該是一個完整的閉環系統,但由于國內缺乏相應標準、電池種類過多、缺乏回收能力等問題,使動力鋰離子電池的使用后期出現諸多問題,甚至會出現使用效率低下及更為嚴重的污染問題,這些情況的發生都與發展電動汽車的初衷相違背,可見,一個良性的產業生態系統,離不開政府、公司及個人的配合與努力。
上一篇:跨國車企力推燃料動力電池車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