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72次 | 2021年10月22日
張進華:動力鋰電池單體能量目標化 新體系亟待建立
近日,我國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國家863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專家組副組長張進華近日表示,從我國“十三五”新能源汽車規劃戰略研究上來講,我們國家依然堅持電動汽車“三縱三橫”基本技術體系;堅持電動汽車“純電驅動”技術轉型戰略;完善電動汽車技術平臺,支撐電動汽車全產業鏈發展;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信息化科技變革機遇,超前研發下一代技術。
張進華分析認為,“十三五”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實現各類電動汽車產業化,促進新能源汽車戰略性新興產業進入快速成長期。我們要從基礎部件材料學入手,建立動力鋰離子電池材料新體系、燃料動力鋰電池材料新體系和結構輕量化材料體系;從汽車動力系統學入手,建立電化學動力系統學、高溫電力電子學和混合動力發動機系統學學術研究;從網聯車輛信息學入手,形成汽車電子學、車輛智能化和交通網聯化。堅持燃料動力鋰電池動力系統和混合動力系統、純電動力系統是三個發展方向。
張進華介紹,升級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超前研發下一代技術。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科技體系和產業鏈。在轎車動力鋰離子電池方面:2015年底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200瓦時/公斤;2020年達到300瓦時/公斤。在驅動電機方面:電機驅動控制器比功率2020年比2014年提高一倍。在純電動轎車方面:提高電氣化、輕量化、智能化、網聯化水平,小型電動轎車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在插電式汽車方面:形成我國特色插電式電動汽車主流技術路線、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的著名品牌和主打車型。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技術取得突破,達到產業化要求,實現千輛級市場規模。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乘用車新車整體油耗降至5L/100km;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年銷售突破100萬輛;實現車-車、車-設施之間信息化;自主品牌汽車在國內市場占60%以上。到2025年,乘用車新車整體油耗降至4.5L/100km;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年銷售300萬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規模化運行;自主品牌乘用車在國內形成主導地位。
發展的重點是:1.突破發動機、變速器、電驅動、電儲能和電子控制等關鍵配套件以及整車輕量化等核心技術,實現關鍵零部件自主供應。2.突破車聯網應用、信息融合、車輛集成控制、信息安全等關鍵技術,布局基于大數據系統的智能化汽車產業鏈建設。3.搭建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平臺,實現共性技術共享。4.發展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相融合的新一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5.構建自主可控完整的產業鏈。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發展的路徑是:1.傳統能源動力系統應用新一代增壓直噴、混合動力、低摩擦等技術,不斷降低油耗水平。2.掌握電池、電機、電控核心技術,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3.以小排量節能車補貼、大排量車重稅引導傳統汽車節能水平提升。4.建立國家汽車工業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