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69次 | 2021年10月19日
燃料動力電池卡車持續升溫
近日,工信部公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公司及產品通告》(第337批),共有17家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公司的28個新產品上榜。記者注意到,從產品類型看,這28款燃料動力鋰電池產品包括14款卡車,占比高達50%,這與國家重點支持推動中重型商用車示范應用相吻合。業內人士指出,燃料動力鋰電池卡車或已成卡車重要轉型方向。
車企巨頭加速布局燃料動力鋰電池重卡
據記者了解,現代汽車和豐田在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領域都有相當不錯的成績。現代汽車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iX35FCV,但由于韓國早期的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限制了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運行,iX35FCV的推廣也因此受阻。隨后,現代進行了技術升級,在iX35FCV的基礎上推出現代Nexo,其2019年的銷量高達4818輛,這也使得韓國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銷量躍居全球第一。
而豐田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Mirai于2014年小批量上市,現已實現量產并面向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據統計,豐田Mirai2019年的全球銷量達2407輛,僅次于現代Nexo,位居世界第二。有消息稱,重新設計的Mirai二代也將于今年開始銷售。
如今,這兩家亞洲汽車巨頭在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領域的布局正逐步轉變。近日,現代汽車正式向瑞士客戶交付其新型Xcient燃料動力鋰電池卡車,并稱其為全世界范圍內的第一臺量產燃料動力鋰電池重卡。同時,現代汽車還部署了數千輛燃料動力鋰電池卡車的全球路線圖,計劃到2021年打造多達2000輛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卡車的年產量,致力于穩步拓展歐洲、北美、我國等全球各大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卡車市場。與此同時,豐田與其卡車制造子公司日野達成協議,將共同開發新型氫燃料重卡,以加速氫燃料動力鋰電池重卡的商業化應用。據悉,新車的道路測試將于2022年春季開始。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優先發展卡車有助完善產業鏈
今年四月,奔馳正式宣布停止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的開發計劃,其母公司戴姆勒集團也因該車型成本過高,選擇從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業務中抽身,轉向燃料動力鋰電池重卡領域。
對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有關剛剛涉足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公司來講,卡車是刺激建立氫燃料汽車基礎設施更具效益的方式。”他表示,建設加氫站的成本非常高,但由于卡車一般在既定路線上反復行駛,可以保證加氫站的早期業務相對穩定。“這相當于給乘用車商業化建立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他說。
另有相關人士認為,進軍燃料動力鋰電池重卡是應對新興技術不確定性的有效策略。但前述業內人士指出,事實上它有利于公司實現燃料動力鋰電池組件的大規模生產和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同時也會加速氫燃料乘用車發展。現代表示,提早布局燃料動力鋰電池卡車將有助于他們推進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計劃。
同時,燃料動力鋰電池卡車也使“在一個地點大量售氫”成為可能。現代氫動力公司首席執行官馬克·弗賴默勒表示,加氫站要想盈利,要一定的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數量作為保障,同等條件下,要的卡車數量遠遠小于乘用車數量。“畢竟基礎設施建設是建立在長期穩定的業務基礎上的。”他說。
利好政策頻出描繪光明前景
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產業一直被認為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成本高、加氫技術水平偏低、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制約了我國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發展。雖然我國目前還處于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普及的初期,但發展方向已經較為清晰。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一級巡視員宋秋玲曾表示,要重點推動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在中重型商用車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并向重型車傾斜。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擁有全球最大的重卡市場,重卡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50%。
事實上,近期,國家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我國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產業的發展;九月底,國家五部委聯合公布地《有關開展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將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重點推動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在中重型商用車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十月十五日,工信部表示,將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報批公布工作,明確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促進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此外,江蘇、天津、山東等多地政府也在加速氫燃料動力鋰電池示范區的建設。業內一致認為,燃料動力鋰電池卡車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前景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