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41次 | 2021年10月14日
孚能科技闖關科創板 沖擊動力鋰電池頭部陣營
伴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動力鋰離子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最為關鍵的核心組件,其市場需求及行業空間也在持續提升。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市場份額逐漸向龍頭集中,于是出現了寧德時代和比亞迪這樣的“雙寡頭”局面。
補貼退坡、白名單取消、市場變化,當下的格局終將被打破,在群雄環伺的后來者中,科創板九月十六日迎來了首個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孚能科技。在這之前,孚能科技剛剛拿下了未來向戴姆勒集團供貨的百億電池采購大單,與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相同,爭取到了參與全球化競爭的機會。
蓄勢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多種技術路線,按照電池的封裝方式和形狀,可以分為軟包電池、方形電池、圓柱電池等;按照正極材料的類型,可以分為三元材料電池、磷酸鐵鋰離子電池、錳酸鋰離子電池、鈷酸鋰離子電池等。
其中,三元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具備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循環壽命長、充電速度快、溫度適應性強等優勢,是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發展的主流方向之一。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三元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市場滲透率逐年提升。2018年全球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為23.1GWh,我國出貨量達到10.1GWh,同比上升48%。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全球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重要有LG化學、SKInnovation和遠景AESC等,大眾、日產、通用、雷諾等旗下主流電動汽車型多由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配套,其中日產聆風(LEAF)自2010年十二月上市至今,總銷量已經突破48萬輛,在日本、北美、歐洲運行將近十年沒有出現過重大起火、自燃等安全事故。
孚能科技在2009年創立之初確立了以三元化學體系及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結構為動力鋰離子電池研發和產業化方向,在我國實現了第一批三元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量產。2017年和2018年,其動力鋰離子電池裝機量分別為0.99GWh和1.90GWh,保持了較快的增速。
招股書顯示,孚能科技現在已開始量產量量密度285Wh/kg的電芯產品,截至2018年末,已為超過10萬輛新能源汽車供應產品,出貨量在2017年排名我國第六,全球第十;2018年排名我國第五,全球第九。在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產品出貨量和裝機量2017年、2018年持續兩年排名均為全球第三,我國第一。
隨著訂單持續新增,孚能科技啟動了產量擴張計劃。
2018年五月,孚能科技完成了C2輪融資,累計融資超10億美元,重要投資方為北汽產投、工銀國際、中科院國科投資、興業國信資管和杭州金控。在同年二月的C1輪融資中,孚能科技獲得了全球鋰離子電池行業單筆最高融資50億元人民幣。
孚能科技此次擬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14億股,大部分募集資金將投入年產8GWh鋰離子動力鋰離子電池項目(鎮江三期工程)。
2018年以來,孚能科技陸續啟動了鎮江一期和鎮江二期項目,在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后啟動三期項目,合計產量24GWh。其中,一期和二期項目預計在2020年陸續達產。
此前,孚能科技在江西贛州的三期項目產量達到15GWh,預計2019年末產量將達到25GWh,2020年達到35GWh。預計2022年國內規劃產量將達到39GWh。
未來5年,孚能科技還計劃在國內、歐洲和美國逐步建立生產基地,完善產業布局。
孚能科技去年正式啟動了歐洲生產中心項目,并在德國斯圖加特開設辦事處,此后成立了FarasisEnergyEurope。孚能科技計劃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建立電池廠,并通過FarasisEnergyEurope為新電池廠投入逾6億歐元,預計將于2022年末完工,初始產量為6GWh,以后逐年提升至10GWh,可配套6-8萬輛電動汽車。
為了保證電池供應及合理降低成本,新能源車企與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間的深度合作已經成為趨勢。以寧德時代為例,截至目前與其共同設立合資公司或簽訂戰略合作的整車公司已超過15家。
孚能科技現在的客戶涵蓋許多國內外主流整車公司,第一個伸出橄欖枝的是北汽新能源。2016年,與北汽新能源正式達成戰略合作,開始批量供貨;2019年,雙方深化合作,簽署了未來五年《中長期戰略合作協議》。2018年末,孚能科技與戴姆勒、北京奔馳分別簽署合作協議,確定了長期合作關系,成為其動力鋰離子電池供應商。
可以說,孚能科技2016年至2018年的第一大客戶當屬北汽集團,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1-六月對其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65.63%、87.57%、83.58%和35.33%,到了2019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戶則變為長城集團,其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為56.06%。由此可見,孚能科技的客戶集中度相對較高,重要是目前產量規模有限所導致。
目前孚能科技的整車朋友圈已擴展到廣汽、吉利、一汽、江鈴、長安等,正在拓展的還有大眾、奧迪、保時捷、通用、雷諾、日產、本田、奇瑞、東風等。重要配套車型包括北汽EU、EC、EX、EH系列、江鈴E100、E200、長城歐拉等。
在2018年三月通過戴姆勒集團VDA6.3過程質量審核后,今年九月十日,孚能科技終于正式迎來首家海外大客戶,戴姆勒集團宣布與孚能科技建立可持續發展合作伙伴關系,并向其采購動力鋰離子電池。
在2019法蘭克福國際車展上,戴姆勒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康林松強調,2039年,奔馳將著力實現乘用車新車產品陣容的碳中和。到2030年,電動汽車型(包括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占據乘用車新車銷量一半以上的份額。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曾向媒體透露,“這個大訂單的金額將超百億歐元。”
在此之前,戴姆勒已與LG化學、SKI和寧德時代簽訂了電池供應協議。正如當年寶馬成為寧德時代加速發展的背書,戴姆勒也將為孚能科技的全球化和市場份額擴大打開了一扇門。
挑戰
我國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八月,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裝車量排名中,孚能科技以0.65GWh位列第七位。與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力神等仍有一定差距。
孚能科技面對的行業競爭壓力也正在加劇。
寧德時代、力神、國軒高科等動力鋰離子電池龍頭公司都在推進三元軟包電池的研發,國軒高科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披露,其三元811軟包樣品已通過科技部中期考核,能量密度達302Wh/kg,預計2020年實現裝車。
此外,不斷還有新的競爭者入局,復星國際去年宣布投資三元體系鋰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捷威動力,年產20GWh三元軟包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項目正在建設中。恒大集團今年年初收購了卡耐新能源約79.86%股權,這兩家資本實力雄厚的公司開始向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發力。
白名單取消后,國外電池巨頭LG化學、三星SDI及松下等也紛紛在國內積極布局建廠。
結語
寧德時代去年登陸A股,比亞迪計劃2022年前上市,孚能科技即將在科創板IPO,在向動力鋰離子電池頭部陣營進軍的道路上,作為后來者能否打破現有格局,拭目以待。
下一篇:巴斯夫布局歐洲動力鋰電池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