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464次 | 2023年07月04日
燃料動力電池汽車如何向我國“氫”斜?
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正在持續升溫。
據我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1-八月,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銷量為1125輛,是去年同期銷量的7.3倍。雖然銷量基數偏低,然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銷量上升之勢已初現端倪。
“氫”倒眾生: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有何魅力?
2019年1-八月,國內汽車總體銷量為1610.4萬輛,同比下降11%。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為62.9萬輛,在七月補貼滑坡后遭遇斷崖式下跌。
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或成為車企“翻盤點”。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傳統燃油車與純電動汽車在可視的未來很難走出低迷,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純電動汽車,其銷量與補貼息息相關,尚未實現自負盈虧。特斯拉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營收63.50億美元,凈虧損高達3.89億美元,上市9年之久的特斯拉尚且虧損,國產純電動汽車境況可見一斑。面對車市寒冬,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銷量激增,或將成為車企下一個銷量風口。
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環保屬性具備吸引力。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和排放法規,電氣化是車企的必經之路,但純電動路線也有各種難題。首先,電池的制造與回收要巨大能耗,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小覷,其次,純電動汽車的電能大部分來自火電,能量基石仍為化石燃料。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優勢在于,其消耗物是可以通過工業副產提純獲得的氫氣,排放物是對環境毫無污染的水,具備擺脫化石燃料與碳排放的潛力。
政策支持也是車企加注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重要原因,2019年以來,全國各地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政策經億歐汽車整理如下。
根據2015年的《巴黎協定》,我國承諾在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因此,國家一直重視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技術不及鋰電技術成熟,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針對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的補貼仍將延續。
駕“氫”就熟:我國車企為何入局商用車?
在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領域,日韓車企一直跑在前面。
1996年,豐田推出第一款燃料動力鋰電池概念車FCHV-1,并逐步掌握大量相關專利。2014年十二月,豐田Mirai在日本正式上市,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商業化實現落地。2013年,現代推出途勝FCEV,如今,ix35燃料動力鋰電池版汽車NEXO已面市。
雖然起步較日韓車企慢一拍,但近年來,我國車企正加速推進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商業化落地。
不同于日韓車企通過乘用車發展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我國車企將商用車作為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入口,背后有著深層次原因。
其一,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生來具備商用車基因。不同于純電動汽車充電時間長、續航里程短,僅適用于城市短途交通,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平均加氫時間為3-5分鐘,一次加滿續航里程在500公里以上,能夠滿足“量大面廣”的長距離行駛與運輸要求,在布局上與純電動汽車形成互補。
其二,商用車較為固定的行駛路線,有利于加氫站布置。目前,我國一個日加氫能力為200kg的加氫站,造價在1000萬元左右。無論是客車還是重卡,其行駛路線都相對固定,更容易進行加氫站布置,進而節省基礎設施建設成本。
一“氫”二楚:上汽大通如何橫跨商、乘用車?
2018年,上汽提出“新四化”,即“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共享化、國際化”。作為電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備受上汽集團重視。
作為上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上汽大通從輕客車型入手,發展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2017年廣州車展,上汽大通向市場推出了FCV80氫燃料動力鋰電池輕客,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工信部39號令的燃料動力鋰電池車生產公司,FCV80也成為國際首款燃料動力鋰電池輕客車型,和國內第一款運用工信部最新準入標準的燃料動力鋰電池輕客車型。
今年1-七月,FCV80氫燃料動力鋰電池輕客累計銷售305輛,占我國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客車市場整體銷量的53.42%,上汽大通成為行業銷量排名第一的公司。
突出的產品力是FCV80銷量上升的重要原因。上汽大通FCV80搭載的新一代電堆系統、一體化高功率密度燃料動力鋰電池動力總成集成、35MPa供氫系統及高效制動能量回收系統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整車均經過嚴格四防測試,關鍵系統防水、防護等級達到民用最高級別,供氫系統具備氫濃度實時監測及保護、氫氣過壓保護、氫限流保護,特殊情況自斷氫保護等。續航里程達到500km的FCV80,加滿氫只需3分鐘,便利性與傳統燃油車已無差異。
占據氫燃料動力鋰電池客車領域半壁江山的上汽大通,開始將目光投向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
2019年上海車展上,上汽大通氫燃料動力鋰電池乘用車G20FC亮相,其電機最高功率達150kw,可實現5分鐘內加氫和零下30℃冷啟動,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高達550km,各項參數不輸日韓主流競品。
2019年九月二十六日,上汽大通對外公布了其未來的新能源戰略藍圖,上汽大通技術中心副總經理謝嘉悅將上汽MAXUS新能源戰略形容為All3,即AllTechnologyRoutes(全技術路線)、AllPlatforms(全平臺·全系列)、AllMarkets(全球市場)。根據規劃,上汽大通將在未來5年推出超過20款新能源車,以實現2025年新能源車銷量占比超40%的目標。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作為上汽大通三條技術路線之一,將是上汽大通持續深耕的領域。
排名元素周期表第一位的氫,僅占地殼總質量的1%,如今,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漸成市場寵兒。面對氫燃料動力鋰電池汽車行業大變局,如何掌握核心技術,擺脫關鍵零件進口,加速商業化落地,是我國車企當務之急,上汽大通們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