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22次 | 2021年09月27日
電池景氣指數持續遇冷 六項舉措積極應對
我國儲能網訊:2013年以來,電池產業受國內外經貿環境影響面對較大困難。國內信貸緊縮、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漲等因素使電池生產成本上升,電池公司銷售利潤大幅下降;與此同時,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鉛酸蓄電池生產及再生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淘汰落后產量等措施的具體執行,對電池產業的影響逐步顯現。預計下半年,國內電池市場將呈現平穩上升的態勢。景氣指數持續遇冷
自2012年七月以來,中輕電池景氣指數持續在過冷區運行。2012年七月至2013年七月指數在過冷區持續運行一年,電池行業景氣度過冷的態勢明顯。2013年三月份中輕電池景氣指數為68.56,創建立以來新低,之后開始有所回升,七月達77.87。
2013年1~七月,全國電池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緩步上升,利潤總額5~七月持續三月正上升。隨著收入、利潤逐步好轉預計未來幾個月經濟指標將觸底反彈,電池行業景氣指數將呈現低位緩慢回升的態勢。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1~八月,全國規模以上公司電池產量保持平穩上升,全國太陽能電池行業累計完成產量1724.89萬千瓦,同比上升32.44%;全國鋰離子電池行業累計完成產量27.93億只(自然只),同比上升13.55%;全國鉛酸蓄電池行業累計完成產量12837.21萬千伏安時,同比上升11.53%;全國原電池及原電池組(折R20標準只)行業累計完成產量197.15億只,同比上升3.15%;全國堿性蓄電池行業累計完成產量44331.39萬只(自然只),同比上升-12.97%。
2013年1~七月全國電池行業規模以上公司經濟環境變差,效益繼續走低,行業的經濟環境復雜多變,公司經營壓力正在逐步加大。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2013年1~七月,全國電池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200.99億元,同比上升11.63%;與2012年全年同比上升21.85%相比,增速放緩。全國電池行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成本1977.41億元,同比上升13.85%,主營業務成本上升大于主營業務收入2.22個百分點。同期利潤總額下降,全國電池行業累計完成利潤總額65.53億元,同比上升-9.81%。2013年1~七月,全國電池行業累計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2.98%,與去年同期3.70%相比下降0.72個百分點。2013年1~七月,電池行業規模以上公司虧損總額大幅上升、虧損面同步擴大。
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3年1~七月,全國電池行業累計完成出口額52.25億美元,同比上升-2.70%,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同期國內電池需求也明顯不足,導致全國電池行業進口下降,2013年1~七月全國電池行業累計進口額25.76億美元,同比上升-16.17%。
下半年將穩定上升
下半年我國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政策取向,兼顧穩上升、調結構和控通脹的關系。我國貨幣政策走向會穩定在2012年的水平上,動用日常貨幣工具的頻率也會降低,以此來保證2013年經濟上升與經濟政策平穩過渡。在擴大內需政策的推動下,下半年國內消費需求將有所上升。新的發展將有力促進與電池消費有關的汽車、電動自行車、手機、信息產品的需求,以此拉動國內電池產品的消費。與此同時,受益于新能源產業的高速上升,太陽能電池、儲能電池、動力鋰離子電池需求將持續擴大,預計下半年國內電池市場將呈現平穩上升的態勢。
從國外市場看,展望下半年,全球經濟仍將疲弱,而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政策、日元大幅貶值以及新興經濟體潛在增速放緩將成為國際經濟的重要不穩定因素。世界經濟低迷帶來的外需下降使電池出口上升空間繼續受到抑制,電池出口形勢不容樂觀。要引起關注的是中歐太陽能電池板貿易達成妥協,雖然消除了太陽能電池出口斷崖式下跌,但同時也限制了太陽能電池出口的快速上升。
今年下半年,上述因素交織的矛盾,依然是影響電池行業經濟運行的主導力量。隨著政府穩上升、調結構、促改革政策的逐步執行,我國電池行業將克服勞動力成本、節能環保要求不斷提高等諸多困難實現穩定上升。
多舉措積極應對
面對國內電池行業的困難局面,筆者認為應該采取多項措施積極應對。
1.有效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
2012年以來,我國光伏電池在多個海外市場遭遇貿易摩擦,出口嚴重受阻。發展我國家從維護自身利益出發,采取鼓勵出口、限制進口等措施,謀求自保。發達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加強電池產品環保安全和加強廢棄電池回收管理的法規,電池技術壁壘的不斷升級對電池出口的影響日益突出。
為有效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應加強應對國外技術貿易壁壘的研究,提前準備,輔導電池公司應對技術壁壘。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按照WTO規則,構建有效的產業保護和經濟安全體系。高度重視WTO游戲規則的研究和知識產權保護,積極消除國外技術壁壘和反傾銷等貿易壁壘對我國電池工業的影響。
同時應建立國外專利案應訴基金,建立聯合應訴機制。涉外知識產權案應訴費用高、時間節奏快,要投入大量人力、財力,而公司沒有單打獨斗的能力,迫切要建立聯合應訴機制,維護產業安全。
2.降低歐美光伏市場依賴度。
降低光伏產品出口對歐美市場的依賴度,開辟新興市場。光伏市場研究機構NPDSolarbuzz的數據顯示,在第四季度5.3GW需求的拉動下,2012年下半年亞太地區光伏產品需求預計比前年猛增80%,2013年亞太地區光伏市場需求有望上升至13.5GW,比2012年上升50%。而據機電出口商會的數據,2012年全年我國光伏產品對歐洲出口總額為111.9億美元,同比下降45.1%,對東盟和非洲
地區光伏產品出口則分別上升22.1%和10.9%。新興市場光伏產品潛在和現實需求有較大上升空間。
3.構建支撐新能源電池產業技術創新體系。
建立新能源技術創新體系,聚集行業龍頭、上下游配套公司,組建關鍵材料、關鍵技術的上下游產業間的技術聯盟,從電池材料生產、電池制造、電動汽車制造多方面聯合,整合電池行業科技力量,產、學、研聯合攻關,重點突破電池安全性能、大功率放電性能、使用壽命等問題,盡快形成產業化生產,重點推進電池關鍵材料的國產化,降低電池成本,促進電動汽車商業化進程。
4.整合提高行業整體自主創新能力。
整合提高行業整體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公司的技術改造,加快執行電池行業振興規劃項目。促進行業基礎研究成果與工程化、產業化的銜接,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鼓勵開展綠色電池新體系的研究,使我國在新型電池研究開發中取得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
5.優化產業布局,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培植優勢產品和優勢公司,擴大產業規模,通過引導公司并購與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培育和鼓勵骨干公司做大做強;完善市場、環保等優勝劣汰機制,通過提高準入條件,促使電池公司規?;鸵幏痘?;同步推進產業鏈建設,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并使產業鏈各環節之間達到并保持平衡、協調,打破材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格局,實現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加快電池產業集群的培育,提升我國電池產業的整體水平。
6.制定電池回收政策,預防環境風險。
目前,我國沒有一部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管理的法定規范,全國未建立一家專業性廢舊鉛酸蓄電池回收公司,無一家專業再生鉛公司或蓄電池公司建立了全國性回收網絡和地區性回收網絡,整個回收工作處于分散經營的無序狀態,廢鉛酸蓄電池的回收率不高。鉛回收的問題出現在不規范公司之中,對環境出現的破壞巨大,整頓與加強管理勢在必行。同時應該出臺政策鼓勵、扶持大型蓄電池生產廠家進行廢舊電池回收利用。
此外,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與再利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據我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預測,到2015年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累計報廢量約在2萬~4萬噸,到2020年,我國電動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17萬噸的規模。假如沒有規范的電池回收體系,這些電池將對環境出現非常大的影響。
當前,電動汽車正處于市場推廣階段,并沒有大范圍應用,電動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尚未出現大規模報廢的情況,所以我國尚未建立完整的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利用體系。為防止出現重走鉛酸蓄電池回收的老路,預防環境、資源性風險,應提前制定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