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99次 | 2021年09月26日
上海探索廢舊電池回收新模式
在上海市委政研室、市發改委、市環保局、市經信委、市商委和我國有色協會、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上海環保產業協會等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鑫云貴稀金屬再生有限公司、利源信息網、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浙江省蓄電池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上海地區廢鉛酸蓄電池回收機制探索研討會于七月十九日在上海舉辦,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行業知名公司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在上海創新建立高效、規范的廢鉛酸電池回收模式。九點整會議開始,本次研討會由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張敏祥會長主持,張會長開宗明義地闡述了本次會議舉辦的目的,會議的主線及進行的方式。之后,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李士龍副會長為大家解讀了國家有關建立廢鉛酸蓄電池回收體系的政策要點,明確指出到2015年,廢鉛酸蓄電池的回收和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鉛循環再生比重超過50%的發展目標,并對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和規范鉛酸電池回收行為作了重點分析。督促公司在設計和制造環節充分考慮產品廢舊回收的便利性和可回收率,嚴厲打擊非法拆解和土法煉鉛等行為,完善危險廢物經營許可制度。
接下來,浙江省蓄電池行業協會姚令春秘書長向參會嘉賓介紹鉛酸蓄電池行業的最新進展。姚秘書長首先肯定了蓄電池廣泛用途,工業、農業、交通運輸、通信、都離不開蓄電池,已是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而且近30年很難被替代。但是蓄電池在我國確實造成了一定危害,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血鉛事件,牽動百姓的神經,工信部環保部目前有關鉛酸蓄電池環保問題審查也逐漸趨嚴,但是還不夠完善。而上海經可調查的數據每年有8.5-9.5萬噸廢電瓶發生量,實際發生量其實更多。作為國際大都市,上海要樹立電池回收體系樣本,為全國做一個好的表率。
上海市經濟科學研究院處長、市政協委員孫榮華表示上海政府非常重視重金屬污染,在再生資源回收方面是下了大力氣的,但針對蓄電池回收體制力度還有待加強,急需建立系統的管理方法。關鍵還是從意識上要重視。假如能像現在抓食品安全和渣土管理相同狠抓電池回收,一定能取得顯著成效。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中心、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長寧區政協委員白煥耀先生有關研討會供應了一個交流的平臺,能讓各界精英發揮才智、為電池回收體制獻計獻策表達了贊賞,但更強調要能在會議之外,通過實地調研細化本次研討的方法,形成詳實報告,經過市場檢驗之后落實到實操的層面上。
之后,本次主辦方之一上海鑫云貴稀金屬再生有限公司吳小云董事長結合十數年的行業相關相關經驗,向大家闡述在上海地區建立鉛酸電池回收體系的構想。吳總先是用準確的數據和真實的影像介紹了上海目前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現狀及污染情況;接著解釋了創新的電池回收體系運作模式和運行機制,生動地展示了通過強大的物流、倉儲、服務來打通新舊電池流轉的想法;同時也希望創新的回收體系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
接著,與會代表各抒己見。風帆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席春青說上海地區并沒有冶煉公司,所以建立回收體系要蓄電池公司的認同,脫離了蓄電池公司做回收體系不夠現實。同時要政府層面的大力支持,要加強對三無公司的查處,而這正是鉛產業鏈的短板和監管的盲區。湖北金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和明表示目前金洋有20萬噸再生鉛處理能力,但是產量利用率一直很低。重要就在于三無公司運營成本低,搶占了大部分的資源。而目前80%甚至更多的污染問題都是由這些缺乏監管的小黑公司導致的。除了生產公司外,蓄電池經銷商也從一線市場為出發點提出了建議目前對環境污染最大的是啟動型蓄電池,因為其含有酸液。現在生產公司都要求不帶液回收,許多回收商沒有選擇的余地只能選擇解捷徑倒液。既然大型公司又能力處理廢鉛酸電池,那么假如能夠帶液回收的話,則能解決很大一部分環保問題。市委研究室、上海市經信委節能與綜合利用處、上海市經信委結構調整推進處、上海市經信委重化處何志慶處長從政府層面發表了意見,他認為回收體系的建立要從政策和價格兩方面入手。首先,要政府牽頭,通盤考慮,聯合公司一起參與,否則,僅靠公司很難解決社會性的回收問題。而且,也要政府在政策、財政上給予扶持。但是,政策扶持終要退出,還是得想辦法采取更加有效的市場手段讓回收體系持續運轉。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最后,張敏祥會長做了總結性的發言:第一,我們要認識到解決上海地區9萬毒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問題是極大的社會責任,要在座的各位共同努力;第二,電池回收問題的解決遠比想象中的困難。上海政府從2006年就有人在做這個工作,但是實際開展困難重重。所以,這要政府和公司密切結合。政府要置頂政策、引導扶助;公司則要找到盈利點,實現持續發展。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次研討會圓滿結束,為進一步研究上海地區電池回收體系打下了良好基礎。
下一篇:木頭或可用來制造鈉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