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87次 | 2021年09月14日
淺析國內鋰離子電池行業發展情況
自1992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第一塊商品化鋰離子電池以來,鋰離子電池就以相有關其他二次電池所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自放電率小、無記憶效應和綠色環保等突出優勢,成為化學電源應用領域中最具競爭力的電池。2009年的金融危機成為電動汽車發展的催化劑,鋰離子電池被人們寄予厚望,而占鋰離子電池成本近1/3的隔膜更值得期待。談到鋰離子電池隔膜,我們不得不說作為隔膜應用的鋰離子電池行業。我國現已是全球電池制造大國,電池的產量和出口量均位居前列。但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卻是近幾年才快速成長起來的。我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化始于1997年后期,走過了一條引進、學習、研發的產業化道路。2000年我國的鋰離子電池產量僅為0.35億只,與韓國相近,而當時日本已達5億只/年,約占全球市場90%多。
進入2001年以后,隨著深圳比亞迪、比克、邦凱、天津力神等鋰離子電池公司的迅速崛起,我國的鋰離子電池產業開始進入快速成長階段。2004年達到8億只,在全球市場的市場份額猛增到38%,僅次于日本。在其后的20052008年,我國的鋰離子電池全球市場份額穩定在34%左右,自此形成了中日韓三足鼎立的局面。
2009年我國鋰離子電池的產量約為15億只,比2008年上升5%。其我國內公司的產量為10.5億只,日韓等外資公司的產量4.5億只。銷售收入約為150億,比2008年銷售減少15%。2009年鋰離子電池出口量為10.81億只,比2008年減少13.7%。2010年上半年鋰離子電池出口量5.47億只,比09年同期只上升了21%。在與國際大廠配套方面,2010年日本占42%,韓國占38%,我國占18%。鋰離子電池需求巨大,但我國鋰離子電池公司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卻在減少,競爭力在減弱,值得我國電池公司高度重視。
目前,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鋰離子電池制造基地之一,比亞迪、力神、比克、ATL已發展成為全球鋰離子電池行業引人注目的重點公司。我國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廠家集中在廣州、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等地,華南地區(廣東、福建)的鋰離子電池生產量仍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5%,(天津、山東、江蘇、浙江25%),其他省占10%。華南地區鋰電生產最具代表性的為深圳,盤踞了比亞迪、比克、邦凱、華粵寶等眾多知名公司,形成了產業集群。
隨著動力鋰離子電池的興起,各地新生鋰離子電池廠商勢必加緊投產,現有廠商則加擴產量,使得地方競爭的格局越來越激烈。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