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558次 | 2021年09月11日
儲能蓄電池掀起綠色革命
汽車、火車、拖拉機、摩托車、電動汽車;通訊、電站、電力輸送;運輸車、信號燈、儀器儀表;UPS電源、照明系統等,以及飛機、坦克、艦艇、系統……有人說,沒有蓄電池,就沒有現代社會與文明。在二次電源中,蓄電池已占有85%以上的市場份額。
不過,在人們印象中,蓄電池難以逾越污染這道坎,在引發了無數爭議之后,蓄電池產業還在艱難前行。
產業井噴
超威集團已從6年前的銷售產值兩億多元發展到2009年銷售額近70億元,2009年銷量同行業全國第一位,市場占有率達18.3%。2009年,僅安徽超威的產值就從2.4億元上升到3億元。安徽超威電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海春對《小康·財智》記者介紹。
從枯燥的數據后透露出市場的澎湃動力。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以2007年公司上報的統計資料來看,蓄電池行業全年工業總產值4556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上升了25.57%。蓄電池產量為7821萬kVAH,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上升了21.28%,產品銷售收入237.4億元,利潤總額14億。
顯然,蓄電池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同時,蓄電池行業在十一五期間產品出口不斷上升。據2008年蓄電池行業匯總表明,出口公司產品銷售到東南亞、澳大利亞、歐盟國家和美國,其出口總產量為1057萬kVAH,按可比口徑計算增幅為20.94%。
近年來,隨著汽車、電信、電動汽車(特別是電動自行車)以及可再生能源儲能需求的高速上升,我國蓄電池進入了一個高速上升期。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正在制定的汽車業十二五規劃提出,未來五年,國家將大力扶持傳統燃料的節能環保汽車、以純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有消息稱,汽車業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要達到百萬輛的目標。
記者從被喻為我國綠色動力能源中心的長興縣有關部門獲悉,近兩年來,該縣蓄電池產業轉型升級迅速,并帶動了整個產業發展;一批公司已擁有了國內甚至國際領先的產品和技術。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長興蓄電池產業規模以上公司產值已接近200億元。除了以電動自行車用蓄電池外,鎳氫、鋰電等新型電池產業化進程也不斷加快。
按照計劃,今年長興縣將著力拓展新能源的應用空間,擴大產業規模,努力把該縣建成國內重要的新能源研發、生產基地和產業發展高地,成為長興第一支柱工業產業。到2012年,把新能源產業培育成年產值超500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把領航公司超威培育成銷售收入超百億的大公司。
產業迅速發展,緣于蓄電池行業整體水平的提升。從技術上和產量上,我們處于專家級的領先水平。錢海春說。據悉,電動助力車用電池是我國首創,我國專利,從2005開始,這種清潔能源的代步車備受我國老百姓的青睞,由2000年的1000輛,上升為1800輛,拉動了電動助力車電池發展,2005年至2009年電動力助力車電池已成為蓄電池行業新的經濟上升點,并僅次于汽車電池,產量排行第二位,進入快速上升期。
小公司攪局
一說到蓄電池,往往必說鉛有污染環境的問題。污染是蓄電池的標簽之一。眾所周知,蓄電池的電極重要由鉛及其氧化物制成,電解液是硫酸溶液的一種蓄電池。一般情況下,鉛與酸對環境與人身體都有損害,在低碳、環保日益被人們所關注時,蓄電池行業必然要面對公眾的拷問。在安徽超威采訪,被提及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環保。
一些專家認為,蓄電池是所有電池中回收率最高的品種,而且大公司生產過程對鉛也已有嚴格控制。要切實解決的是鉛礦開采冶煉中和廢電池再生中的鉛、酸污染;只要環保部門認真負責抓緊,問題并不難解決。超級電池內的用鉛量比現有蓄電池大為減少,使用壽命延長又能減輕再生的工作量,這些均直接有利于減輕鉛的污染。
現在蓄電池都是密閉型。有關蓄電池產業可能出現污染的三大環節(鉛礦開采、蓄電池生產、廢舊蓄電池回收),開采與回收都是專業公司在做,我們只做生產環節,而在這個環節,污染是可控的。安徽超威行政主管蔡繼強介紹。走入安徽超威電源廠房,從極板到組裝,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工人裝備嚴格,每一個工位都有吸風罩,廠房內沒有刺鼻氣味。而在廠房外,投資近千萬元的污水處理設備,實現了生產用水全循環利用。而為了實現環保目標,超威公司還累計投資5800多萬元加大了公司環保力度,在全國蓄電池行業首創研發成功的蓄電池污水處理循環利用系統和鉛煙、鉛塵凈化回收處理等蓄電池環保設備,填補了國內電池行業空白。
蓄電池究竟是黑色能源還是綠色能源?我國電器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郝軍表示,只有污染的公司,沒有污染的行業,蓄電池行業的污染重點在于小公司。有關這個觀點,眾多業內人士表示認同。
我們也希望這個行業可以規范,小公司不僅擾亂了市場,導致價格競爭機制的混亂,同時也嚴重影響了這個行業的形象。像雙登、超威、天能等國內大型公司的工藝創新和裝備改進使得這個行業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僅僅是污水處理后的鉛泥回收即可保證年收入兩百萬元,與環保設備運行的費用持平。而小公司根本不可能投入幾百萬購買環保設施。蔡繼強說。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2010年長興縣曾治理了一大批蓄電池小公司,但在長興關停之后,這些小公司大部分轉戰安徽、江西等中部較不發達省份。
此外,蓄電池業還存在其他一些問題。比如重要原材料鉛價格不穩定,鉛價受制于經銷商;國家在2006年取消出口退稅,對蓄電池行業影響較大;行業有待于建立正常的競爭機制,防止惡性競爭;多數設備為非標準設備,還沒有統一的非標設備標準;環保設備水平不高,影響蓄電池環保工作的執行……諸多問題成為產業良性發展的攔路虎。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產業發展要國家采取措施進行政策扶植。首先,為更好平抑蓄電池行業價格波動,國家應允許來料加工,在出口保稅區內建立來料加工公司。
其次,國家政策應向新能源開發產品傾斜,將蓄電池行業高科技含量的電池列入新的產品結構調整目錄中。蓄電池產業用的重要原材料鉛回收率98%以上,可謂最適用循環經濟,而且目前全球都在關注新能源,蓄電池產業與新能源緊密相連,應給予蓄電池行業更多的關注和政策扶持,并組織國內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聯合攻關,使我國的新能源產品最先占領市場。
加大管理力度是對行業最好的支持。只有不規范的剔除掉,規范的才有更好的生存空間。錢海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