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336次 | 2018年07月20日
你分得清楚新能源之間的區別嗎?
在各國環保法案越來越嚴的今天,汽車行業也掀起了一場革命。當下,傳統內燃機的趨勢是小排量加渦輪,但最終,內燃機終會讓位給新能源汽車。
在這種趨勢下,越來越多的人在選擇購車時將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車。不過,面對車身上的的HEV、PHEV、EV,普通消費者可能覺得并不清楚這些字母代表的什么。
嚴格來說,只要是不單純采用化石燃料(也就是汽、柴油)作為動力的汽車都可以稱作新能源汽車,包括電動、氫能、太陽能、乙醇等等。但通常來說大家口中的新能源汽車一般是指電動汽車。電動汽車主要有幾種分類:純電動(EV)、油電混合動力(HEV)、插電式混合動力(PHEV)和燃料電池電動(FCEV)。現階段應用最廣泛的電動形式就是前三種。
為了讓更廣大的消費者更好地選擇新能源車,這次就為大家科普一下它們之間的區別。
純電動(EV)
電動汽車(ElectricVehicles),是指動力來源有且僅有電池,靠電動機驅動的車輛。除開電池制造,這類車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實現零排放。
這類車的關鍵就在于電池類型和容量。目前市面上車型搭載的主要都是鋰電池,鋰電池進一步分為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上三元鋰電池要高于磷酸鐵鋰電池,但三元鋰電池的成本更高。另外,電池成組后的管理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制約著電動車的續航里程。
制約純電動汽車的普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充電的問題。在純電動車續航里程短時間內無法有較大突破的情況下,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充電樁的建設將是個投入大、周期長的工程,所以純電動車的普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類車的代表車型無疑就是特斯拉。
混合動力(HEV)
混合動力汽車(HybridElectricVehicles),是指動力來源為燃油,以發動機和電動機共同驅動的車輛。
與純電動汽車不同的是,這類車的電池容量較小,且不能外接充電。實際上的動力來源依然為燃油,發動機消耗燃油在驅動車輪的同時通過發電機為電池充電,電池再通過放電驅動電動機將動力傳遞到車輪。
由于電池容量很小,所以這種車的純電行駛里程很短。電機一般只在車輛起步和加速等燃油消耗較大的動作時輔助做功,能達到有效降低能耗的效果。
混合動力車型在純電動車型普及之間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是新能源市場里主流車型,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豐田普銳斯。
插電式混動(PHEV)
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插電式混動和和混動的區別,那就是它能夠外接電源充電。
更明顯的區別就是動力來源和驅動方式的不同。相比于混動(HEV)車型,插電式混動汽車(Plug-inHybridElectricVehicles)的動力來源為燃油和電能,驅動模式有三種:內燃機驅動、純電機驅動和油電混動。這種車型的電池組容量較混動車型更大,因此能支持更長里程的純電動行駛,整車駕駛風格取決于電動系統功率和燃油發動機功率的不同組合。另外,一些前置前驅車型通過將電動機安裝在車輛后軸上也能夠實現四驅模式。
目前,市面上越來越多的車型采用了這種形式,比較有代表性的車型就是比亞迪的唐新能源。
增程式電動(EREV)
插電式混動汽車中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類型——增程式電動汽車(ExtendedRangeElectricVehicles)。
增程式電動汽車既有內燃機,也有電動機,繼續要加油,也需要充電。那它和插電式有什么區別呢?
區別就在于,增程式電動的內燃機主要功能是為電池充電,并不直接驅動車輪。所以可以理解為使用內燃機的純電動車。因為內燃機不需要直接驅動車輪,因此這類汽車的發動機排量一般較小,以達到省油目的。相比于一般插電式混動車型,增程式電動汽車在純電動續航里程上更有優勢,但由于電池容量更大和驅動系統的復雜性,它的成本較一般插電式混動車型更貴。
市面上在售的增程式電動車車型較少,以寶馬i3為主要代表。
在排放法規越來越嚴格的今天,混動(HEV)車型由于對燃油的需求依舊很大,因此會變得越來越小眾;在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和電池組管理技術有重大突破之前,插電式混動汽車將會長時間成為新能源市場的主流車型。
下一篇:北京純電動車質量存6類安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