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22次 | 2018年07月16日
電動物流車起火:電池安全再惹爭議
7月11日凌晨2點03分,深圳水木華程大運充電站發生一起純電動物流車起火事件。據了解,根據后臺充電數據顯示,該物流車于凌晨12點49分開始充電,2點01分車輛滿電,樁體已無電流電壓輸出。據電動汽車資源網報道稱,起火車輛為陸地方舟的車,監控視頻顯示,在充滿電2點01分之后兩分鐘,2點03分車輛開始冒煙,現場充電工立即發現并激活樁體急停按鈕,按照應急操作流程拔槍并使用滅火器滅火及疏散人群。但是車輛燃燒迅速,消防車輛到達現場時,過火面積已經15平方左右,還波及到旁邊的一臺車輛,好在無人傷亡。
隨后OFweek新能源汽車網向陸地方舟的工作人員電話確認,該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事故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暫時還無法確定就是該品牌的電動物流車。
起火事件是籠罩行業發展的陰影
在過去幾年中,電動汽車以驚人的速度快速崛起,尤其是2015年,更是被業界稱為中國電動汽車爆發式增長的元年,中國也超越美國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然而,隨著電動汽車的發展成為大勢所趨,星星散散的“自燃”事件卻伴隨著行業發展,讓電動汽車的電池安全問題再次陷入輿論漩渦。
從電動汽車問世以來,起火事故就一直伴隨著行業發展,國內外幾乎所有的知名電動汽車品牌車輛都有發生過起火事故。過去幾年中的起火事故新聞已經數不勝數。僅在今年上半年,國內外發生電動汽車的起火事故就多達10起以上。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今年上半年6月份,國內外共發生電動汽車起火事故10起,其中,國內起火事故8起、涉及車輛8輛,與去年同期持平;國外起火事故2起、涉及車輛2輛,與去年同期的1起事故相比增加1起。發生事故車輛涉及特斯拉、野馬、江鈴、眾泰等品牌,其中就有6起發生在今年5月份,近來頻繁發生的電動汽車起火事件,令人不得不再次重視電動汽車安全問題。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從2018年起火事故中,涉及到明確企業的有4家。從事故次數來看,特斯拉仍然是多發車型,不僅ModelX車型發生1起起火事故,而且連ModelS也被爆出2起事故。其次,野馬旗下的一款新能源汽車野馬U能E350在停車場自燃,令新勢力造車的威馬EX5也躺槍。對此,威馬創始人還對外表示,采用谷神電池的相關產品并非是交付給C端用戶,電池的供應商至少有三家——寧德時代、谷神,還有另外一家。目前如何做到消除消費者的顧慮也是威馬要考慮的。
新形勢下,物流車電動化的機會與痛點
無論就國內品牌車企還是跨國車企的新能源汽車自燃而言,所有的自燃事故幾乎都落在了動力電池上,因此動力電池也毫無疑問的成為影響電動汽車安全的最大隱患。
根據資料顯示,動力電池為電動汽車提供高達300V以上的驅動電壓,關系著車載電器的安全使用及人身安全。與傳統汽車比較,電動汽車區別的重要特點之一便是電安全。在追求高能量密度的當下,動力電池本身也存在著一些安全隱患。以鋰離子電池為例,一般在以下三種情況下極容易發生安全隱患:
一是充放電過程如果發生熱失控反應,可能導致電池短路起火,甚至發生爆炸。
二是鋰離子電池采用的有機電解質,在4.6V左右易發生氧化,并且溶劑易燃,若出現泄漏等情況,也會引起電池著火,甚至爆炸。
第三便是發生碰撞、擠壓、跌落等極端情況,導致電池內部短路,就會引起危險狀況出現。
在大力提倡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當下,電池自身工藝性和產品質量,以及電池成組管理技術,成為影響電池安全使用和循環壽命的重要因素。
7月26日,由OFweek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和高科會共同主辦,OFweek新能源汽車網承辦的“OFweek2018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論壇”將在深圳舉辦。此次會上,OFweek產業研究院新能源咨詢項目經理胡林林將發表“當代物流車電動化趨勢下的機遇與痛點”主題演講。就電池高能量密度和新能源汽車高續航里程下,新能源物流車行業面臨的發展機會和行業痛點與業內人士進行深度交流。
目前,在電池準入標準上,國家標準只是一個門檻,企業自身的標準需要遠遠高于國家的標準。在新國標、公告等問題上,或許企業應該少些浮躁,多些技術積累和升級,我國新能源汽車才有望實現彎道超車!
上一篇:多氟多:不甘只做動力電池供應商
下一篇:鋰離子電池或許會被新型電池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