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039次 | 2021年06月11日
三星SDI產量擴充背后的隱憂
盡管三星SDI非常重視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但其在華發展步伐卻顯得急迫而慌亂。
此前外媒報道稱,三星SDI以3400萬美元(約人民幣2.39億元)的價格收購了西安高科持有的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鋰離子電池有限公司(下稱三星環新)15%的股權。收購完成后,三星SDI對三星環新的持股比例從50%提升至65%。
三星環新產品技術源自三星SDI而被其寄予厚望,但成立5年以來的表現卻不盡人意,并沒有為三星SDI成功打開我國市場的大門。
整體來看,三星SDI的發展情況并不樂觀:雖然正在逐步走出鋰離子電池業務持續虧損的困境但盈利能力依然羸弱;最早布局我國市場卻發展受阻,在國際市場上丟失陣地;決心重返我國市場卻動作遲緩被友軍趕超,前途未卜等等。
在“內憂外患”的壓力之下,三星SDI重新大力布局我國市場,背后卻顯得有些急迫和無奈,能否實現其發展愿景卻還是個未知數。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上位”背后的無奈
早在2018年八月,西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就掛出了“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鋰離子電池有限公司15%股權”的信息,交易雙方為西安高科和三星SDI,成交價格為2.51億元。
此舉這被外界視為三星SDI重新加碼我國動力市場的信號,目的是為了恢復其在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的實力,為補貼取消之后的市場競爭做準備。
企查查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七月二十五日,三星環新的股權變更為環新集團持股35%,三星SDI持股65%,西安高科正式退出。這意味著該交易已經正式完成了工商信息變更,三星SDI成為了三星環新的第一大股東。
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旦補貼完全退坡,三星或將進一步強化其在合資公司中的主導權,不排除其在未來有可能成為三星環新的唯一股東。
很顯然,三星SDI進一步收購三星環新的股權就是為了加強對合資公司的管理控制,以便在接下來針對我國市場的產量擴充、市場開拓等方面掌握主導權,從而顯示其重復我國市場的決心。
然而,三星SDI收購合資公司股權的舉動看似豪邁,但背后卻透露著些許無奈和慌亂。
作為最早布局我國動力市場的韓國電池公司,三星SDI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在2014年與我國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之后,三星SDI卻并沒有在我國動力市場大放異彩,反而在本土電池公司的強勢崛起(政策保護)以及友軍(競爭對手)的追趕下節節敗退。
在此打擊之下,三星SDI在華動力業務一度陷入沉寂,直到目前依然沒有明顯起色。
具體來看,受補貼政策影響,三星SDI遲遲無法順利進入我國主機廠的供應鏈,從而與世界上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失之交臂,導致其動力鋰離子電池業務發展受阻。
在此期間,我國本土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快速崛起搶占了最大的動力市場份額,在產品技術和成本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
與此同時,包括LG化學和SKI兩家韓系電池公司也在我國大幅擴充動力鋰離子電池產量以搶占市場先機,并與我國主機廠和電池廠實現深度合作,進一步提升其市場競爭力。
在多重圍堵之下,三星SDI只能獨自扛起重擔,通過收購合資公司股權的方式進一步提升其在華地位和競爭力,但卻面對著多重壓力和挑戰,最終能否實現逆襲還不得而知。
產量擴充背后的隱憂
為了應對補貼退坡和提升市場競爭力,中日韓電池公司都在大規模擴充電池產量。
當前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LG化學、SKI和松下等一線電池公司都在擴充其在我國的電池產量。三星SDI想要在我國市場占據一席之地,也不得不加入這場產量競賽,但卻存在極大的隱憂。
報道稱,三星SDI正在考慮投資1萬億韓元(人民幣58億元)用于擴充西安電池廠的產量。
2018年底,有媒體報道稱,三星環新動力鋰離子電池新建二期項目在西安低調開工,項目總投資105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形成5條60Ah鋰離子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線。該信息并沒有得到三星環新的證實。
2019年六月二十四日,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公布了一則“有關三星環新(西安)動力鋰離子電池有限公司擴建120Ah鋰離子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線項目節能報告的審查意見”的信息。
信息顯示,該項目由三星環新建設,將建設一條540萬塊120Ah鋰離子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線,一條540萬塊37Ah鋰離子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線,新增鋰離子電池生產線設備共221臺(套),新增氮氣儲罐一個及汽化器2臺。該項目總投資50億元。
這表明三星SDI確實是回復其在華動力業務布局,大幅擴充產量,但這與其在我國動力市場的發展卻并不匹配,對其而言存在巨大的壓力和風險。
首先在市場方面。三星SDI核心客戶包括寶馬、奧迪、大眾、捷豹和菲亞特等多家汽車制造商,動力市場重要集中在歐洲。
三星當前在我國的主機廠客戶寥寥無幾,能夠獲得多少來自我國主機廠的訂單還不得而知,這就意味著三星SDI或難以消化其龐大的在華電池產量,從而出現極大的虧損。
其次在資金方面。三星SDI公布二季度報顯示,公司2019年4-六月期間的銷售額同比上升6.9%至2.4萬億韓元(139.8億元),營業利潤同比上升2.9%至1573億韓元(9.2億元)。
其中鋰離子電池Q2銷售額為1.8萬億韓元(104.9億元),同比上升5.3%,占總體營收的75%。
盡管其鋰離子電池業務營收凈利有所上升,但依然面對極大的壓力和競爭。而大規模的產量擴充要持續的資金投入,這對三星SDI而言也是極大的壓力。
最后在產品技術方面。盡管三星作為老牌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聲譽。但此前一系列的三星NOTE7手機電池起火爆炸事件卻讓三星SDI的電池質量蒙上了一層陰影。
與此同時,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松下、LG化學和SKI等中日韓優秀電池公司也在產品質量和技術上不斷提升,對三星SDI的市場份額形成沖擊。
總體來看,三星SDI在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的布局既急迫又緩慢,更加有一種無奈,未來發展還存在諸多的壓力和挑戰。
上一篇:鋰電池正極材料公司的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