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575次 | 2021年06月03日
我國電化學儲能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電化學儲能具備高可控性、高模塊程度的優勢,能量密度大、轉換效率高、建設周期短且安裝方便,使用范圍廣,具有極大推廣價值。在各種電化學儲能中,鋰離子電池的產業鏈和技術最為成熟,成本下降空間大。鋰離子電池作為電動汽車的重要動力源,大功率充放電使得鋰離子電池在技術和成本上有了顯著的突破。
隨著儲能時代的到來,鋰離子電池的應用規模也將再上一個臺階,而GW級別的應用將促進鋰離子電池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將進一步推動電化學儲能擴展市場。
電化學儲能電站通過化學反應進行電池正負極的充電和放電,實現能量轉換。傳統電池技術以鉛酸電池為代表,由于其對環境危害較大,已逐漸被鋰離子、鈉硫等性能更高、更安全環保的電池所替代。電化學儲能的響應速度較快,基本不受外部條件干擾,但投資成本高、使用壽命有限,且單體容量有限。
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電化學儲能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各個領域,尤其是電動汽車和電力系統中。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將是儲能產業觸底上揚之后的回暖之年,電化學儲能新增首次突破GW大關。
2020年我國儲電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結構分布:電化學占比最大近9.2%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5.6GW,同比上升9.8%;其中抽水蓄能累計裝機占比最大,為89.30%,其次為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3.28GW,占比9.2%;
在各類電化學儲能中,鋰離子電池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占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的88.8%,裝機規模達2.91GW。
電化學儲能新增首次突破GW
2018年是我國電化學儲能發展史的分水嶺,電化學儲能呈現爆發式上升,新增電化學儲能裝機功率規模高達612.8MW,比較2017年新增功率規模147.3MW,同比上升316%。
截至2020年底,我國電化學儲能市場累積裝機功率規模為3269.2MW,同比上升91.2%,新增電化學儲能累積裝機功率規模達到1.56GW,首次突破GW。
電化學儲能電站結構特點
電化學儲能電站通過化學反應進行電池正負極的充電和放電,實現能量轉換。傳統電池技術以鉛酸電池為代表,由于其對環境危害較大,已逐漸被鋰離子、鈉硫等性能更高、更安全環保的電池所替代。
電化學儲能的響應速度較快,基本不受外部條件干擾,但投資成本高、使用壽命有限,且單體容量有限。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電化學儲能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到各個領域,尤其是電動汽車和電力系統中。
2020年我國電化學儲能電站裝機項目
任何產業的商業化進程從來都不是歌舞升平和綠草鮮花,而是充滿了風沙和大浪。“十四五”期間,實現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這意味著短時間內,儲能市場化要“煎熬”,推進儲能項目示范和應用仍將是主旋律,“讓自己先活下來”正成為眾多儲能公司的現實選擇。
2020全球新增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地區分布:我國居首
目前,全球儲熱和儲氫的市場規模較小,商業化程度較低,所以全球儲能行業重要以儲電市場為主。從地域來看,全球儲能項目裝機重要分布在亞洲的我國、日本、印度和韓國,歐洲的西班牙、德國、意大利、法國、奧地利和北美的美國,這10個國家儲能項目累計裝機容量占全球的近五分之四。
我國、美國和歐洲占據2020年全球儲能市場的主導地位,三者合計占全球新增投運總規模的86%,并且各自新增投運規模均突破GW大關。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我國儲能電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供應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法。前瞻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