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610次 | 2021年06月03日
寧德時代推鈉離子電池,要成“市場新寵”?
動力鋰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最核心的組成部分,一直以來也是汽車行業最為關注的焦點問題。
眾所周知,當前市面上最主流的動力鋰電池大致有兩類:其一是三元鋰離子電池,另一個則是磷酸鐵鋰離子電池;雖然兩者特性不同,或者說各具優劣,但它們都統歸于鋰離子電池這一大類別。其實除了大眾比較熟知的鋰離子電池之外,像鉛酸蓄電池、鈉硫電池、鎳鎘電池等也都是可以作為動力鋰電池來使用的,當然還有代表未來科技的燃料動力電池以及新型的液態電池等,但由于材料自身屬性的不同,導致各類電池的優缺點差異頗大。
近期,有消息稱,寧德時代即將推出鈉離子電池,并于今年七月份左右正式公布。
盡管納電池的到來轟動了整個汽車市場,但事實上鈉離子電池的技術其實早已開始實際運用了,并不新奇了。截止目前,全球范圍已有超過20家公司在鈉離子電池的領域都有涉足進行研發,包括在我國市場,早在2017年之時,鈉離子電池就已經投入到5G基站領域和低速車的實際應用中來了,所以也就見怪不怪了。
既然同為動力鋰電池,鈉離子電池與鋰離子電池有何不同?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在技術層面上,兩則其實并無太大差別,其工作原理都是依靠離子在正極與負極之間可逆遷移來實現電池的充放電過程。但鈉離子電池由于其能量密度較低,循環壽命上也比較短,這也導致為何目前該技術沒有像鋰離子電池相同大范圍應用到電動汽車領域的重要原因。
但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鋰離子動力鋰電池廣泛的運用隨之而來也暴露出一些先天缺陷,而鈉電池或許可以彌補這其中的一些缺陷。
從元素屬性上來看,與鋰元素相比,鈉元素的標準電極電位要高出0.3V,可別小看這0.3V的電位,作為儲能材料而言它能帶來更好的安全性能;而關于新能源汽車而言,安全性能不就是最基礎的保障嗎?
其次,從開發儲能方面來看,鈉元素在地球上擁有豐富的儲能,就地殼中金屬鈉的含量就達到了2.4%,況且在海水中納元素的儲量更豐富。除此之外,相較于鋰元素,鈉元素更便于開發,可帶來更高的持續性和普及性。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優勢就是在成本上。相比之下,鈉元素的確更便宜;想想曾經鈷和鎳元素價格飆升的時候所有人都開始努力發展無鈷電池和無鎳電池,希望能通過此舉來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溢漲;如今鋰也同樣如此,首先我國70%的鋰資源都要進口,再加上鋰元素的大范圍的運用,使其成本逐漸抬高;而鈉作為并不稀有的元素,在成本控制上可以說有著天然的優勢。雖然材料成本是更加便宜了,但由于是系新推出,不排除在還未普及使用之前,鈉電池的價格可能比鋰離子電池貴。
鈉元素自身不僅擁有屬性所帶來的先天優勢,并且發展鈉離子電池的重要場景基本都是對能量密度需求不高的領域,例如基站、電動自行車等等。未來還將有望成為三元高鎳技術路線的很好補充。
但話說回來,盡管鈉離子電池在成本和安全等方面有著不錯的天然優勢,但想要成為主流動力鋰電池還為之尚早;即便是推向市場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無法超越鋰離子電池在其新能源市場的地位。并且最致命的問題在于,當下的新能源車型都在追求更高的續航里程,從而滿足市場消費者的用車需求;而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并不能承受大功率的電流輸出,言外之意,鈉離子電池或許暫時只能應用在像五菱宏光MINIEV這樣微型電動汽車上,夠用都稱不上,還何談什么消除續航帶來的焦慮。
不過隨著技術的升級研發,相信未來鈉離子電池技術肯定會逐漸優化并完善。至于寧德時代后續推出的鈉離子電池市場表現又將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上一篇:起底“能量密度翻倍”的鋰金屬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