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727次 | 2021年05月13日
寧德時代電池行業“投資局”
一家市值高達8500億元的年輕公司,建立全球化電池“帝國”的野心。
自去年豪擲190億元投資上下游優質產業的消息發出,寧德時代的擴張之路正在快速推進。這家我國最大的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正通過一系列舉措,強化在動力鋰離子電池供應鏈的優勢。
2021年剛剛過去半月,寧德時代動作頻頻:一月七日,我國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線對外宣布完成C2輪融資,融資規模為4億美元,其中寧德時代赫然在列。
一月八日,國內鋰離子電池檢測龍頭公司星云股份披露定增發行情況報告,寧德時代通過福建閩東時代鄉村投資發展合伙公司斥資約1億元認購星云股份增發新股309.6萬股。
一月十三日,寧德蕉城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10億元人民幣。啟信寶顯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寧德時代全資持股。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一系列投資與運作的背后,是這家市值高達8500億元的年輕公司,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建立全球化電池“帝國”的野心。
“電池一哥”的投資邏輯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以來,寧德時代對外投資了49家公司,涉及電池及相關研發制造、材料、儲能、技術推廣、投資、自動駕駛、服務和銷售公司等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包括電芯、模組和電池包)、儲能系統以及鋰離子電池材料是寧德時代的三大業務版塊。其中,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銷售是其重要收入來源,2019年財報顯示,寧德時代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銷售收入為385.85億元,同比上升57%,占營收比重84.27%;儲能系統收入為6.1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的1.3%。
盡管儲能系統收入占比較低,但寧德時代對其發展前景十分看好。寧德時代在財報中指出,儲能電池系統具備削峰填谷、負荷調節的功能,能夠有效提高發電效率、降低用電成本。隨著鋰離子電池成本的不斷下降,逐漸靠近儲能系統應用的經濟性拐點,儲能市場將迎來快速發展階段,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記者的統計,寧德時代的對外投資中,重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與整車廠商合資成立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比如時代廣汽動力鋰離子電池有限公司、時代一汽動力鋰離子電池有限公司、時代吉利動力鋰離子電池有限公司等;第二類是深耕原材料、電池等產業鏈上游,比如投資宜賓市天宜鋰業科創有限公司,入股鋰電生產設備制造公司先導智能、認購超過1000萬股加拿大NeoLithium股份成為該公司第三大股東等;第三類是瞄準中下游應用市場以及配套設施等,在充換電、出行、金融領域等布局。
事實上,2020年以來,寧德時代的資本運作十分頻繁。去年八月,寧德時代宣布,將以證券投資方式對境內外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上市公司進行投資。投資總額不超過190.67億元人民幣,其中境外投資總額不超過172億人民幣。寧德時代官方表示,上述投資是為了推進全球化戰略布局,進一步加強產業鏈合作及協同,保障行業關鍵資源的供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
“寧德時代是想綁住產業鏈上下游,守住其電池整體生態發展是它的核心,因為假如它和產業鏈聯系太松散的話,今后這種領先地位容易被別人取代。”一月十三日,平安集團智慧公司副總經理兼CSO張君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寧德時代作為行業數一數二的公司,其一系列投資也是在尋求新的產業上升機會。”
除了上述190億投資計劃之外,寧德時代還將投資觸角從原材料、電池制造領域延伸出去,伸向關鍵資源供應、下游應用市場如自動駕駛、出行、私募基金投資等領域。
去年八月,寧德時代與蔚來汽車等公司成立了電池資產管理公司,并入股了螞蟻集團牽頭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去年上半年與躍薪智能合資成立河南躍薪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營電動化無人礦卡和無人礦山技術研發;十一月寧德時代領投自動駕駛卡車技術與運營公司嬴徹科技,在商用車領域重金布局;今年一月份寧德時代投資地平線也是其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又一動作。
“在芯片領域,地平線是國內比較頭部的公司,寧德時代投資頭部公司,對其未來芯片的發展以及電池BMS管理等做些前期準備,獲得行業比較好的頭部資源的控制。”一月十四日,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寧德時代現在的體量逐漸壯大,在全產業鏈上下游投資是為了規避風險,也是為了跨行業投資。”一月十三日,汽車分析師張翔表示,“目前芯片和人工智能是發展的熱點,利潤很高,發展空間很大。寧德時代目前有這么大體量,也擁有充沛的現金流,投資地平線其實也就是投資人工智能,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備戰全球化
盡管寧德時代目前已經是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的龍頭,但在過去十年間,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年銷量規模也才到百萬輛級別,整個產業鏈處于成長期。一月十三日,我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36.6萬輛和136.7萬輛,同比分別上升7.5%和10.9%。
未來十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有望發展成千萬輛級別,動力鋰離子電池行業也在等待爆發,這將給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帶來巨大的商機。在這個過程中,寧德時代自身也面對著日漸激烈的競爭:一方面,LG化學、松下等日韓電池公司在全球的競爭中持續發力,行業上游原材料的價格波動較大;另一方面,下游整車廠商車企與電池供應商將觸手伸進各自領域的情況,愈演愈烈,保障自身供應鏈安全也變得更加重要。
一月十三日,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Research公布的2020年全球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1-十二月全球動力鋰離子電池在電動汽車上的裝機量達137GWh,同比上升17%,其中寧德時代持續第四年奪得冠軍位置,全年裝機量達34GWh,同比上升2%;LG新能源以31GWh的裝機量緊隨其后,位居全球第二,市場份額為22.63%;松下以25GWh的裝機量位居全球第三,市場份額為18.25%。此外比亞迪(裝機量10GWh)、國軒高科(裝機量3GWh)、中航鋰電(裝機量3GWh)分別位列第四、八、九位。
不難發現,寧德時代與LG新能源的裝機量與其他電池制造商的差距逐步擴大,頭部王者的對決愈發激烈。盡管寧德時代最終奪回“鐵王座”,但此前持續三年位居第一的寧德時代一度被擠下神壇,2020年三月,LG化學首次實現全年累計裝機量全球第一,直到八月持續領先。
2020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為23.5%,LG化學則為24.6%,寧德時代一度被趕超,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在海外市場拓展不足,一味押寶國內市場并不能高枕無憂。2020年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迅猛,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4%,彼時歐洲市場同比上升52%。LG化學、松下等日韓公司憑借在歐洲市場入局早、占據大幅市場份額的優勢,上升迅速。
去年寧德時代通告中“境外投資總額不超過172億人民幣”既印證了寧德時代的焦慮,也體現了其備戰全球化的野心。“寧德時代目前重要的業務還是在我國市場,投資海外可以幫助其盡快成為一家國際公司,讓其業務或者營收更加國際化,比如海外收入的比重會新增。”張翔表示。
此外,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突發疫情的影響、日韓電池公司的競爭、業內對811電池技術路線與安全的爭議等,寧德時代營收增速放緩,要通過系列對外投資尋找新的業績上升點。三季報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實現營業收入315.22億元,同比下降4.06%,實現凈利潤33.57億元,同比下降3.10%。
寧德時代會造車嗎?
縱觀寧德時代的朋友圈,既將國際車企如特斯拉、奔馳、豐田、本田、現代、通用、大眾等車企盡收囊中,又為國內乘用車公司配套近40家,商用車公司配套超過80家。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公司市值500強中,寧德時代以8179.02億元市值位列第15位,較2019年上升35位,成為唯一一家市值突破8000億元的汽車類上市公司,比年銷量超千萬的大眾集團還要高出200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一月六日,寧德時代股價報收406.77元/股,市值突破9000億元,達9413.40億元,僅次于五糧液,距離萬億市值僅有一步之遙。
一家上游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的市值打敗所有車企,在汽車產業的變革中,意味著利益的再分配,話語權的爭奪也更加激烈。車企一方面要和寧德時代合作,一方面又想“逃離”寧德時代,掌握更多主導權。整車公司和電池供應商在各自領域布局的同時,也在向對方的領域試探,前者時有自研電池的消息傳出,后者也將觸角從產業鏈上游伸向資源供應、配套設施等。
崔東樹表示,“未來整車公司制造電池是一個趨勢,總體來看,電池是一個非標準的產品,并非每個公司造出來的電池都相同,它是技術快速推進的產品,所以整車公司未來必然會延伸到電池領域。”
去年十一月,長安汽車宣布將與華為、寧德時代聯手打造一個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車品牌,一時間華為、寧德時代造車的言論不絕于耳。其實早在2018年寧德時代投資拜騰汽車時,前者要造車的傳聞不脛而走。
張翔認為,“寧德時代假如造車的話,會跟車企展開競爭,但寧德時代目前重要客戶是車企,假如選擇造車,將會和它的客戶們出現直接競爭關系,他們會失去客戶,失去他們的業務和訂單,而國際上大型的零部件供應商,比如博世、大陸等都不會造車。”
值得一提的是,日益壯大的朋友圈讓寧德時代也在大舉擴張產量,2020年二月寧德時代計劃投資100億元建設鋰離子動力和儲能電池生產基地,十二月寧德時代大手筆再投390億元擴建三地生產基地。此外,十二月寧德時代宣布在全球第一鎳生產和出口國印尼,投資50億美元興建一座鋰離子電池廠,有望在2024年正式投產。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去年十二月表示,鋰電行業到2025年將邁入TWh(10億千瓦時)時代。這意味著未來五年,鋰離子電池的產量將會迎來十倍的擴張。屆時,動力鋰離子電池以及新能源汽車的格局之爭將會更加激烈。
下一篇:充電5分鐘,新型快充汽車電池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