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1101次 | 2018年07月08日
光伏電池新一代的常規技術——PERC技術
鈍化發射極和背面(PERC)技術正在成為太陽能光伏電池新一代的常規技術。據業內機構亞化咨詢向記者提供的2017十大應用領跑者基地中標結果及技術類型匯總統計可見,PERC已成應用領跑者項目的主力軍,占比高達65%。
據悉,制造工藝的成熟和較低的資本投入使PERC電池產能易于擴張,加上下游市場對高功率組件的需求,光伏行業正積極擴張PERC電池產能。2017年,全球太陽電池產能約125GW,其中PERC電池產能達35GW。2018年新建或升級的P型晶硅太陽電池產線,基本都將采用PERC技術。
與常規電池產線相比,PERC技術僅需增加背鈍化和激光開槽工段,以及金屬化工藝的適當配合,就能有效提升太陽電池轉換效率。PERC技術使P型晶硅太陽電池的效率提升到以前無法想象的地步。晶科能源于2017年10月和2018年5月分別宣布了創紀錄的多晶PERC電池和單晶PERC電池,效率分別達22.04%和23.95%。
PERC技術的優勢還體現在與其他高效電池和組件技術兼容,持續提升效率和發電能力的潛力。通過與多主柵、選擇性發射極和TOPCon等技術的疊加,PERC電池效率可以進一步提升;組合金剛線切割和黑硅技術,可以提高多晶電池性價比。而雙面PERC電池在幾乎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實現雙面發電,在系統端實現10%-25%的發電增益,極大地增強了PERC技術的競爭力與未來發展潛力。
與此同時,PERC產線設備的持續完善和國產化,以及適用于PERC工藝的導電漿料和金屬化技術的不斷進步,也有利于PERC技術的推廣應用,PERC單晶與多晶電池量產效率近期將普遍超過22%和21%。
亞化咨詢匯總整理了2017十大應用領跑者基地中標結果及技術類型,從總的技術類型來看,單晶占比為85%,多晶為15%;從細分技術類型占比來看,PERC無疑是去年應用領跑者項目的主力軍。在5GW的應用領跑者項目中,PERC中標量達3274MW,占比高達65%。其中單晶PERC中標占比約為90%,多晶PERC占比約為10%。
此外,與以往領跑者項目不同的是,雙面產品越來越成為標的新寵兒,其總中標量約為2.6GW,占比達52%,其中PERC雙面中標量約為1.45GW,占比近30%。目前,天合、隆基樂葉、晶澳、愛旭等多家廠商均推出了雙面PERC產品。可以預見,雙面PERC將成為PERC后續發展的重要路線。
另據悉,第四屆PERC太陽電池與雙面發電論壇將于2018年6月28-29日在江蘇無錫召開。會議將探討全球與中國光伏行業展望與PERC技術前景、多晶與單晶PERC電池的競爭力分析與市場份額、PERC電池產線優化與關鍵技術裝備、雙面PERC電池技術挑戰、測試標準與背面發電優化等。來自晶科、通威、天合、中科院電工所、中科院微電子所、國家電網電力科學院等企業和單位的專家將參會并作報告。
上一篇:探討太陽能電池及材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