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70次 | 2021年03月25日
特斯拉、蔚來、廣汽的1000公里續航電池,是真技術還是新噱頭?
電池續航短,充電時間長。
短短十個字,算是很精確地描述了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老大難"問題。對于這個問題,動力電池行業看在眼里、并積極做著研發。但在這個問題的解決上,竟是新能源車企首先有了進展。
本月15日,廣汽埃安發布了所謂的"黑科技"宣傳海報--一款超級快充電池,既搭載了石墨烯基又可實現8分鐘充滿80%的電,能量密度可提高到280Wh/kg左右。更重要的是,搭載這款電池的新能源汽車NEDC續航里程將達到1000公里。
"1000公里電池續航"在業內看來已不稀奇,因為上周蔚來與智己汽車也都發布了相關的新電池技術,并宣稱可以實現1000公里的續航。而在去年,特斯拉同樣也發布了1000公里續航的新電池計劃。
但如果在此基礎上,再加上8分鐘快充,廣汽看似站到了動力電池方面的領先位置。
充電溫度:0~45℃
-放電溫度:-40~+55℃
-40℃最大放電倍率:1C
-40℃ 0.5放電容量保持率≥70%
不過,這很快遭到了質疑。
就在廣汽埃安發布海報后的第二天,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就發表觀點稱,"如果某一位說他的車既能跑一千公里,又能幾分鐘充完電,還特別地安全,而且成本還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為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時達到的。"
對1000公里續航持有懷疑態度的還有威馬汽車創始人沈暉。
"如果主流的車型都用1000公里續航的電池,對社會資源將形成巨大的浪費。"昨日,在威馬W6的量產儀式上沈暉這樣對媒體表示。
在這一系列質疑的影響下,廣汽集團在本月15日原本高漲19.5%的港股也在昨日收盤后收跌5.1%,報8.18港元/股;A股股價甚至大跌9.39%至11.96元/股。
廣汽集團昨日A股股價走勢,圖源老虎證券
為了拯救股價,廣汽很快發布公告就質疑作出了回應,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與長續航硅負極電池是兩種不同的技術,分別解決"充電速度慢""續航里程短"這兩個動力電池應用中的不同痛點。
在質疑下,特斯拉、蔚來及廣汽等新能源車企們為什么還要在動力電池方面爭奪領先?這些車企的推出的新電池計劃是真技術,還是含水分的噱頭?
加速搶奪動力電池
"不用等到明年","即將量產搭載"。
就在廣汽正式發布新電池計劃的前一天,包含這些字眼的一張預熱海報出現在眾多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群及媒體消息中。該海報發布后,一度引起了行業內的關注和討論,因為這將是車企研發石墨烯電池的首次落地。
據相關資料顯示,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排列構成的單層四維蜂窩狀晶格結構新型納米材料,具有優良的電子傳導性能、熱性能以及較高的比表面積。由于這樣的屬性,石墨烯被稱作"21世紀的新材料之王"。
此外,在工信部2017年制定的《十三五材料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中,將石墨烯材料技術劃為重點發展領域。此后,在動力電池行業內,石墨烯被認為是提高電池充電速度、推動動力電池技術進步的重要材料。
或許是看中了石墨烯電池的巨大潛力,廣汽集團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對石墨烯電池技術的研發,并在去年5月發布了項目的進展,基于三維結構石墨烯材料研發的"超級快充電池"已經完成電芯、模組、電池包樣件的測試工作。
而到了上周六,廣汽在新電池技術的發布會上再次對外公布了這款電池的最新進展。
"廣汽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目前已進入實車測試階段,首款搭載車型為AIONV。"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這樣對媒體表示。除此之外,他還公布了電池技術的具體時間表。
"石墨烯基超級快充電池目前正在黑河做冬季試驗,初定今年9月可以批量生產;1000公里續航的硅負極新型電池也將于今年第四季度量產。"曾慶洪這樣說道。
其實,在動力電池的推陳出新方面,廣汽已然落后了些。
早在去年9月24日,在美國加州特斯拉福利蒙特工廠,一場名為"電池日"的活動如約召開。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將其稱為"非常瘋狂",因為他要發布特斯拉第三代電池技術--一款無極耳的"無鈷"電池。
連線Insight曾在《特斯拉新電池計劃發布,對誰的威脅最大?》一文中對該電池進行了詳細闡述。除了電池本身,馬斯克也提到了增加電池續航里程的方法--將電池融進車身骨架之中,來增加電池容量,以便增加續航。
去年底,馬斯克在歐洲電池大會分享了新電池計劃最新的技術突破。
據他介紹,目前續航在500-650公里之間的產品,在特斯拉產品序列中很常見,但特斯拉已在研發新的電池技術,這項技術可以讓電動車的續航里程跑到1000公里。
在去年9月的"電池日"上,馬斯克曾坦言,所發布的新電池技術要落地,大概要在2-3年后。而在三個月后,馬斯克再次談起新電池技術時,"已在路上,很快就會量產"。
馬斯克雖然到最后也沒說明白1000公里續航的新電池會在何時發布,但可以肯定的是,馬斯克和特斯拉在新電池技術方面開始加速。
除了特斯拉,作為國內新能源造車領頭者之一的蔚來,同樣也在加速。
今年年初,2020NIODay在蔚來車主的籌辦下順利召開,蔚來CEO李斌帶著第二代換電站、150kWh固態電池包與ET7出現在這場活動上。這其中,150kWh固態電池包成為主要的關注焦點之一。
該款電池包采用原位固化工藝,以無機預鋰化工藝的硅碳作為負極,配合納米級包覆工藝的超高鎳正極,可以使電池包能量密度躍升的同時保證了電池壽命和安全性。
與廣汽和特斯拉一樣,蔚來同樣對1000公里特別鐘愛。
據李斌介紹,蔚來在售車型若搭載這款電池包后,續航都將提升100公里以上。而對于新車型ET7而言,搭載這款電池包后,續航里程將達到1000公里。
在發布環節的最后,李斌表示150kWh固態電池包將在明年四季度推出。此消息被媒體宣傳出后,在動力電池行業內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在業內看來,固態電池攻克難度很大,短時間內無法推出。
而近期,由上汽集團、張江高科和阿里巴巴集團聯合打造的智己汽車隨之發布,該車型可搭載93kWh和115kWh兩款容量的電池,據介紹,智己汽車的續航性能將最高支持1000公里,同樣在明年量產。
現在來看,從特斯拉新電池計劃的2-3年落地時間,到蔚來、智己汽車明年量產、再到廣汽今年9月實現落地,這些車企在動力電池的落地速度上一直都在肉眼可見地加速。
除了這些車企,福特、吉利、長安、上汽以及威馬等車企也都開始在動力電池領域開始布局。
下一篇:德國研制增強型非晶鍺光伏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