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LARGE | 點擊量:802次 | 2018年07月01日
蛇吞象后:堅瑞沃能墜債務黑洞 原大股東賣股求生結局難料
一度被冠以A股“鋰電巨頭”,號稱中國本土排名前三的動力電池生產廠商,堅瑞沃能——家前消防器材公司,兩年前神奇的轉型,曾讓外界感到暈眩。不過,就像游樂園里的海盜船,長長的機械臂總會將你甩向另一個極端。
事實上,該公司近期出臺公告的速度,讓其內部人士也難以招架。
“自3月份開始,幾乎天天發布公告。資金鏈緊張、公司銀行賬戶被凍結、債務重組進展、控股股東股份被司法凍結公告等,均要公告。”該公司證券部人士在接受《投資時報》記者采訪時如此坦言。該人士同時稱,因為資金緊張,自春節后至今開工率僅有20%,雖較之前稍有回暖,但大部分工廠仍處于停工狀態。不光一季度業績不理想,估計2018年業績都不會理想。
一邊是處于同一產業陣營的寧德時代以“超級獨角獸”形象高調IPO,一邊是八年前即上市的堅瑞沃能無法再“堅”,如此強烈的反差令市場唏噓。
導致這一戲劇性轉變的,是2017年度主營業務收入和截至2017年末資產總額均占其逾九成權重的深圳沃特瑪公司。據悉,在選擇一次性計提沃特瑪46億元商譽減值后,堅瑞沃能原本5.22億元利潤,瞬間修正為虧損36.89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堅瑞沃能目前深陷流動性危機,沃特瑪及其他子公司名下多處銀行賬戶遭司法凍結,資金周轉極為困難,已無力進行正常的原材料采購和后續生產。
問題是,壓跨這頭駱駝的,真是那根稻草嗎?
2018年業績下滑板上釘釘?
堅瑞沃能于2010年9月2日登陸創業板,曾用名堅瑞消防,主營消防業務。2010—2015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并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年景好時凈利達兩三千萬元,業績最差的2012年,則虧損千萬元。
“業績大爆發”始于2016年。這一年,該公司當期凈利潤為4.29億元,扣非凈利潤為3.82億元,凈利潤同比暴增近11倍。這一天文數字的實現,源自對沃特瑪100%股權的收購。
2016年2月29日,堅瑞沃能發布并購及定增預案,擬以52億元收購沃特瑪100%股權,該交易對價相當于在沃特瑪是時9.29億元的賬面凈資產基礎上大幅溢價4.6倍。而該筆交易也導致堅瑞沃能產生46.16億元商譽。
為配套募集資金,該方案還擬發行合計7.16億股股份。公開資料顯示,當時沃特瑪總資產為52億元,堅瑞消防的總資產只有14.54億元,即為前者的27.96%;營業額方面,沃特瑪的當期營業額為21.63億元,堅瑞消防為5.81億元,即為前者的26.86%。無論是從資產規模還是以營業收入計,沃特瑪都是堅瑞消防的3倍以上,這是一起典型的“蛇吞象”并購。
不過彼時,已有不少機構投資者不看好該筆大幅溢價的并購,一方面,沃特瑪在市場形勢大好前提下甘心“屈就”的動機和商業邏輯并不明晰和有說服力。同時,由于堅瑞沃能當期資產負債率高達62%,這樣的“冒險”似乎很難控制住風險邊界。
僅一年后,所有的擔心成為現實,堅瑞沃能的“業績神話”徹底跌落神壇。
該公司2017年度財報顯示,當期實現營業收入96.6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2.88%,實現營業利潤-36.37億元,較上年同期降低788.83%,實現歸母公司凈利潤-36.84億元。
對于業績虧損原因,該公司解釋為,受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補貼調整、子公司沃特瑪業務擴張增速過快、應收賬款回款較慢,資金鏈緊張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公司對收購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時所形成的商譽計提了全額減值。
而沃特瑪方面則表示,低估了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調整帶來的困難和復雜程度;公司采用短貸長用的方式,加劇了波動帶來的影響。
據了解,2016年12月30日,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根據該項新規,非個人購買新能源車需運營3萬公里后才能申請補貼。
這是一道分水嶺。新規的出臺使得沃特瑪回款周期迅速拉長,同時運營公司難以在租賃過程中繼續收取高價,并因此導致資金鏈出現困難。
更麻煩的是,沃特瑪的崩塌還在持續中。堅瑞沃能披露今年一季報顯示,其業績仍處于虧損狀態。數據顯示,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17億元,同比下滑幅度為59.88%;實現歸母公司凈利潤-3.19億元,同比下滑幅度為225.86%。
資金鏈緊張
“因資金緊張,部分生產型子公司暫停生產,材料需求量減少。同時,供應商的支付條件也比之前更加嚴苛,在全額付款的條件下才能維持正常的供貨,如果公司無法解決資金問題,那么會對公司維系正常生產經營、持續經營造成風險。”前述證券部人士向《投資時報》記者如此回復道。
該人士稱,目前最緊迫的事情就是解決債務危機,一方面通過債務重整降低負債,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引進戰略投資者事項,吸引資金流入。
另有多家券商機構在記者采訪時表示,因堅瑞沃能公司問題太多,一年前就已經取消關注。“應收賬款增加,現金流增加均是不看好堅瑞沃能的主要原因。”某資深券商研究人士給出理由。
截至2018年3月,堅瑞沃能主要債務多達221.38億元:包括應付票據100.09億元,應付賬款22.21億元,銀行借款54.74億元,融資租賃形成長期應付款25.93億元,非金融機構借款3.32億元,股東借款15.09億元。堅瑞沃能發布公告稱,公司逾期債務19.98億元,主要為應付票據和銀行借款,面臨債權人的權利主張,如果公司無法籌集資金來償還欠款,那么會對日常經營造成較大影響。
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高速發展,沃特瑪業務量持續增長,因此也導致應收賬款大幅增長。截至2017年12月31日,沃特瑪應收賬款凈額為82.93億元,較上年增長177.20%。盡管其下游客戶多為國內知名的整車廠商,資金實力雄厚,信用情況良好,但回款情況卻不理想。一旦下游客戶出現現金流緊張而支付困難的情形,將會對公司產生應收賬款無法回款的風險。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動力電池行業因其普遍存在的“長賬期”及補貼獲取延后的特點,導致整個行業的現金流較差,堅瑞沃能目前出現的債務危機也是因為現金流問題導致企業營運資金無法正常周轉所致。未來如果公司無法通過加強現金流管理來解決現金流問題,那么,將面臨債務進一步惡化的風險。
對于堅瑞沃能來說,引入戰略投資者或成為其目前最好的選擇。該公司亦公告稱,公司董事長及實際控制人郭鴻寶、公司大股東及董事總經理李瑤正在籌劃公司股權轉讓事項,擬引入戰略投資者,該戰略投資者為關注新能源的企業,對公司有重大影響。
《投資時報》記者獲得的最新消息顯示,該公司目前已與若干關注新能源企業的大型企業及機構進行接洽。相關企業也已實地考察了沃特瑪多處生產基地,并會同中介機構正在對該事項進行了初步的論證工作。堅瑞沃能證券部人士表示:“目前最主要的是債務重組問題,因為債務重組規模大,涉及供應商共計104家,涉及面廣,目前正在推進中。但何時完畢公告,時間則無法預測。”